美文网首页
苦难的生活者

苦难的生活者

作者: 老范知事 | 来源:发表于2018-02-18 10:32 被阅读25次

当一个人身处动荡无常的历史潮流,历经多种人生波折,又面对接二连三失去亲人的打击,仍然拿出全部积蓄买下一头和自己一样暮老的耕牛助其劳作,迟暮之年仅剩老牛为伴,这是怎样艰辛悲凉的一生。

这是作家余华用第一人称书写的——《活着》主人公徐富贵命运多殇,令人黯然垂泪的身世,一位苦难的生活者。

书中有一段对饥荒的描述,把人在食物短缺时生存的艰难,人是动物的本性表现的淋漓尽致,为填饱肚子,不惜为半个地瓜互拼相残,饿的走不动路,一路爬着去喝池塘里的水充饥。

虽然是在特定的社会变革和政治背景下出现的历史画面,但仍能强烈感受到作者通过徐富贵想要说出的话:“活着”超越一切。

我出生在60年代末期,对当时食物的匮乏有很深的印记,主粮稀缺自不必说,一日三餐吃的都是地瓜毛芋和玉米糊,难得改善伙食吃到的泡饭,漂在上面一层的都是菜叶,只有吃到碗底才会露出几粒白米饭。

在更早的年代,俗称的 “57,58年”,在我们当地就有许多人活活饿死,粮食不够吃,就到处挖野菜充饥,野菜挖光了,就剥树皮吃,剥得只剩光秃秃的树干,最后饿得实在受不了只好吃米糠(水碓机房用石臼捣的粗皮米糠),米糠又干又糙,难以下咽,用凉水拌着吃,结果难以消化,在肚子里结成块状排不出,被活活涨死。

这是上一辈人在特殊年代的残酷经历,现在会弯下腰把掉落地上的米饭捡到嘴里的也往往是他们那一代人。

作者在书中虽然没有提及饿死人的情况,但那时的饥荒波及全国,并不是个别现象,现实中有过之而无不及,或许作者是避重就轻而写。

书中主人公徐富贵的人生大起大落,且落差巨大,从阔家少爷变成靠租种田地谋生勉强糊口艰难养家,渐渐地,他懂得,人不仅仅是为活着而活着,为家人活,也为自己活。

在外沉迷赌博嫖妓、在家有仆人端茶送饭侍候是活着;为一日三餐面朝黄土背朝天即使饿的走不了路还要下地干活也是活着。

战死沙场当英雄,做达官显贵高人一等是一生;蝇蝇苟苟蜗居茅草铺整天为柴米油盐发愁也是一生。

生而为人,首先不惜一切为“活着”。

亲手埋葬因失血过多而死的小儿子,他活着;

送走因产后大出血而死的大女儿,他活着;

朝夕相伴体弱多病的妻子死在自己怀里,他活着;

亲手料理完女婿因工作意外死亡的后事,他活着;

把因多吃豆子涨肚而死的外甥埋下后,他活着;

全家六口最后只剩他一人,他买了老牛,并给老牛取名 “富贵”,继续劳作,因为他要活着。

作者把主人公的一生写得如此凄惨悲情,一辈子为生计而苦苦挣扎,沉重的生活中看不到一点的喜乐,叙述的手法也颇为隐忍粗粝,或许带给读者的是一次残忍的阅读。

不得不说,这是一次非同一般的阅读体验。

相关文章

  • 苦难的生活者

    当一个人身处动荡无常的历史潮流,历经多种人生波折,又面对接二连三失去亲人的打击,仍然拿出全部积蓄买下一头和自己一样...

  • 2018-01-21

    思想的幸存者,也是生活苦难的遭受者

  • 2017-11-11

    有时候,我感谢生活中的苦难,是感谢苦难本身,和施与者没有任何关系。

  • ​苦难与苦难者的诗

    要经历多少苦难 才能积攒一句悲悯的诗 要经历多少伤悲 才能风干一行纯粹的泪水 要经历多少离别 才能让你对我念念不忘...

  • 印象和观念

    苦难越深重,抗力越强大。 这就是生活留给奋进者的印象和观念。

  • 苦难什么时候该拿出来说~富士康7.21

    苦难这个东西,只有每个亲历者才知道。其他人对你的苦难都是不以为然的,加上生活已经不易,没人有时间听你兜售苦难。 苦...

  • 18岁任正非的高考往事:饥肠辘辘,最大的梦想是吃一个馒头

    歌颂苦难是一件不道德的事情,苦难之于懦弱者就是人间地狱;只有对于有为者,苦难才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宫崎骏说过:生活...

  • 生活很累,一无所有,却样样都有

    生活很累,一无所有,却样样都有。看见世人,庆幸不幸的自己竟是如此的幸运。至高者借着苦难救拔苦难的人。

  • 村庄的苦难者

    我敬畏疲于奔命 且永远忠诚于村庄的所有事物 无论农具还是麦地 都是一个男人丰腴的宿命 也是你偿还不了的情义 在一片...

  • 苦难者的爱情

    2017年8月22日 天空划过一片黑色云彩,那是苦难者正在经历的爱情。 一如懦弱少年,飞蛾扑火, 也曾义无反顾,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苦难的生活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mzv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