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做作业是每天必做的事情,从最开始的鸡飞狗跳到现在的和睦共处,成长的不仅是孩子,还有我。
孩子刚上一年级的时候因为没有上过幼小衔接所以很吃力,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已经能够渐渐跟得上,虽然没有在班里拔尖,但我依然感觉很欣慰。我对孩子小学要求不高,只要能够跟得上就行,爆发力留在初高中,但前提是必须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女儿现在的学习习惯很好,每天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先写作业,写完作业再玩耍,这个习惯非常好。
周末两天的作业也基本上是周五晚上就能写完,这样周六周日就可以放开玩了,再也不用操心作业的事了。周六要上一天兴趣班,周日可以有一整天玩的时间,不过觉得现在的孩子还是太累,教材越编越难,孩子负担越来越重,玩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教育开始卷成一个样子了,学生累家长累老师累,自上而下都是累。
特别怀念小时候无忧无虑的时光,那个时候的教材只有32开纸那么大,教材内容也很少,每天除了语文数学课就是副科,那个时候的副科老师也都很负责任,美术课画画,各种画:水墨画、泥塑、手工……音乐课的也很丰富,每次上音乐课没有那么多的内容,每节课只学一首歌,老师讲完基本的乐理知识,然后就在上面弹琴,学生们则跟着琴声唱歌,越唱越陶醉。美术课也是各种自由玩耍。虽然小时候我在小山村里读书,但丝毫不影响我接受专业的教育,我的审美就是在小学时代培养起来的,对音乐的热爱也是从那个时候培养起来的。我特别感谢那个时候遇到了专业的老师,专业的老师干专业的事。那个时候教育没有那么卷,老师的任务就是安安心心教书育人,没有那么多教学之外的任务。而反观现在,每天都被各种乱七八糟教学之外的事情充斥着,教学反倒成了最轻松甚至最奢侈的事情。
老师们累,孩子们呢?孩子们的教材越来越厚,资料越来越多,作业也越来越多,书包也越来越沉。那么小的年纪,五科考试科目,孩子哪有那么多的精力?本该玩耍的年纪,孩子的精力被学业无限压榨,不厌学才怪。所以,比起孩子的成绩,我觉得只要孩子有个端正的学习态度就好了,至于小学时代成绩是否拔尖并不重要,只要跟得上就行,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要有“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的心态,如此一来才不至于太情绪崩溃。
给自己一些时间,也给孩子一些时间,让孩子快乐长大,也让自己不要那么焦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