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这学期的期末考是全市所有学校一起考,十所重点学校负责改作文。然后我就大开眼界。
这次的作文题其实审题非常容易,大概就是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强调个体对群体的重要性。想想其实就是映射了疫情期间大家众志成城的努力。应该是很好抓住重点的。
但是好像大家都不是这样想的。真是让人怀疑人生。特别是荀子那一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简直在75%的作文里都出现了,哪怕文章主题是团结、是个体群体、是联系。这句话是给所有学生都下蛊了?
反正为了平均分不至于过低,只好大量放水,放水可能还不够,可能要放海。“积累”居然也可以有40分,团结那更不用说了,好歹比积累切题一点。
居然还有两张白卷。字数不足的那就太多太多了。
有人举例子的时候写到:李世民、牛顿、鲁迅这些英雄人物……我就想问,谁在举例英雄人物的时候脑子里会冒出这三位,还不如50%的人写到的拿破仑呢。
我有时候在怀疑,我觉得我是正常人,我的思维是正常人的思维,但是这么多人的思维跟我不一样,所以其实不正常的那个是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