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看了电影《我不是药神》,感触颇多,想要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我不是药神》据说是改编自真实的社会事件。讲述的是一个生意惨淡交不出房租的印度神油店老板程勇,他的形象,就像我们身边那些普通的油腻中年男,上有瘫痪在床的父亲突发血管瘤需要筹钱手术,下有被离婚的妻子想要移民的孩子,生活真一片焦头烂额,直到一位慢粒白血病患者的意外到访,他的人生迎来了开启了重大转折。
从交不起房租的保健品小老板,到印度神药的独家代理;从推销神药碰的满鼻子灰,到成为底层病友口耳相传的“药神”;从狭义的谋利商人变身成为救助病人的侠义之士——通过一个小人物的救赎故事,从另一种视角阐述了“吃药贵,看病难”的社会问题。
《我不是药神》的故事可能有些夸张,但是人一旦被逼到份上,便会激发一切潜能寻求自救。故事里既有穷人病友之间互助的温情,也有生命难以承受的悲凉,更有压抑苦涩的写实,分分钟都在扎你的心。
影片刻画困境的同时,也让人人思考困境。
法重要还是情重要?《药神》中的程勇案是一个道德两难问题。真正该引起舆论关注的,不是走私仿制药“对不对”,而是“为什么会这样”。在个体生存权益和社会秩序发生冲突时,纠结于对错对现实并无多大助益,发现病因,并找到解决方法才是最重要的。这也许是《药神》这部电影真正的社会意义所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