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刘俊芳)
阅读页数:P128—143
【导读问题】
一、为保证作业内容的科学性,教师在设计作业内容时做到什么?
基于目标、保证本体性知识准确、表达清晰无歧义、符合学生身心特点。
二、作业目标的确立包括哪些方面?两者顺序是什么?
1.作业目标的确立包括:思考作业目标、写出作业目标
2.两者的顺序:
作业目标的书写可以在作业设计之中完成,也可以在作业设计完成后对原先书写的作业目标有所调整和完善。
三、作业内容与作业目标是否一致?
一般来说,作业内容与作业目标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有些作业内容可能会达成多个作业目标,极少的作业只是实现单一的目标。也有些作业内容部分与作业目标一致,部分与作业目标不吻合。
四、哪种作业答案最难体现科学性?如何做到最好?
1.开放性作业答案最难体现科学性。
2.好的开放性作业答案应该能够反映不同的水平表现、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五、作业时间过长的不良后果是什么?为什么学生作业时间长?
1.不良后果:
(1)导致睡眠时间明显减少
(2)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3)对提高学业成绩起负面作用
(4)弱化了学生的作业兴趣
(5)阻碍了作业育人功能的发挥
2.学生作业时间长的原因:
(1)教师仅仅以优秀学生的作业时间来预估作业时间,没有关注到学生差异。
(2)教师和家长的作业观念
(3)作业设计的质量
(4)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和作业实施水平
(5)学生的作业环境、作业习惯
(6)家长参与作业的方式、作业管理的水平
六、为何教师估计的作业时间最短?
1.教师倾向于以对学业成绩最好的学生的要求为标准来要求全体学生;
2.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存在偏差,误将学业成绩最好的学生能达到的要求作为中等水平能达到的要求;
3.教师将作业等同于小测验,忽视了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查阅资料、向他人求助所花费时间。
七、完成学校作业时间越长,提高学业成绩效果不明显”的研究结果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每个学段的学生在作业时间上应该存在一个相对的合适时间,但是不同的学生不完全相同。除了寻找学生共性的合适作业时间外,还需要关注学生自主作业的时间,也就是学生自愿进行作业或者自己安排自己想做的作业的时间。
八、作业时间可以通哪些学校机制或策略来保障?
1.通过学校作业管理机制来协调,规定每门学科作业的合适时间,让学科教师进行控制。
2.每个学科教师在教室黑板上写下当天作业内容,方便学生记录作业内容,有助于各个学科协调作业内容和作业量。
3.作业时间还要统筹好书面作业时间和非书面作业时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