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同样是实习,结果怎么会差这么多?

同样是实习,结果怎么会差这么多?

作者: 米卡雷 | 来源:发表于2015-11-06 20:36 被阅读169次

    今年国庆假期之前,我收到好几个红色炸弹。

    其中一个是曾经的同事菲。她去年离开家乡去上海与男友团圆,今年十一成婚。作为资深剩女,为免看了闹心,加上要回家陪伴父母,我当然是去不了的。于是就打去电话,祝贺了新婚之喜,又用微信发了红包。

    之后几日,每当回想起电话那头的菲提起的她的近况时,我心怀感慰之余,总是会想起同样是我曾经同事,与她一起做了两个多月实习生的姗。

    菲与姗在大四第二学期被招聘入司做实习生,恰逢我也刚刚入职。于是,自然而然的,我参与了她们实习的全过程。

    姗就读于本省唯一一所语言类的本科院校,专业日语,菲是英语专业,来自于本省石油类的二本院校。其他方面,两人都是个子瘦高,面貌清秀、来自当地农村小康家庭,能一同入职,料想专业成绩也差不多,因此,从整体来说,两个人初始条件基本相当,姗似乎还略高了一些。

    二个月后,菲提前一个月结束实习期,进入员工试用期,之后更顺利的成为公司的正式员工。

    姗却自行辞职,结束了她的实习生活,之后辗转了好几家公司,我们听到她的消息,不是又换了工作,就是在待业中。

    同样是实习,结果怎么会差这么多呢?

    我们一同入职的这家公司体量算是中小型,正处于稳定发展中。由于业务扩张,对于销售及商务助理岗位的需求随时都有,所以,像菲与姗这样有外语技能的实习生,都是作为这些岗位的储备被培养的,一旦条件成熟,立刻就安排上岗,没有名额限制。

    两个起点基本相同的人,最终的实习的结果不同,实在是各自“努力”的结果。

    初进公司,菲与姗一样,企业、岗位所需的技能都是一片白纸。          

    公司做的是数控机床的代理销售,国内外代理了数个品牌,机型较多。新招人员多数没有机械专业背景,因此公司做了专业培训,之后按照程序又组织了考试。

    我记得,在这次考试中,菲得了第一名,姗是倒数第三。其他人不是财务、人事,就是驾驶员等辅助人员。所以,四个业务相关的实习生,其实姗是倒数第一。

    入职时的培训考试,其实具体谁是第几名,并不算太重要,也不会对之后的实习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

    但,不管怎么样,第一名到底总是会留下些印象。

    之后,菲和姗分别被安排给了销售助理主管和商务主管来带。

    开始的时候,所有人工作表现都基本相当,都是听从上级的安排来完成各自的工作,但慢慢的,菲就在实习生里显得出挑。

    和主管一起工作时,经常能够接触到原来的招标资料。她很有心,抽空找时间认真研读后,对这些资料的构成烂熟于心。之后主管在做标书,忙的焦头烂额的时候,菲便已经将下一阶段的资料找到,并作了初步梳理,减少了主管的工作量。类似几次这样的事情多了,她的主管渐渐也愿意把手头的工作划分一小部分给她。

    菲很谨慎,做事情前问清楚方法、流程和标准,完成过程中时时反馈,按照主管提出的意见做出修正,开始也有些不尽人意,但慢慢的,最后的工作结果总是能符合要求。

    她的主管渐渐对她赞不绝口。

    说的次数多了,连带着不是直属上级的我们,也想起了一些其他事情。

    行政主管在菲比较空闲的时候,委托她写个公司集体出游的通知。之后看到成品,一字没改,直接盖章发出。因为,她惊奇的发现,这通知不仅格式准确,符合公司内部行文的所有标准,还标注了集体出游当地的天气情况、可能遇到的问题、建议大家携带的小件工具和衣物类别。

    财务部的会计想起了,有一次她手边有一堆资料要复印,刚好看到菲在复印机前,就请她帮忙复印。等收到成品的时候,菲不但帮忙印好,而且已经整理好并做了装订。

    同时也想起来,每次报销之前,菲的票据和正式员工一样,完全按照企业财务要求黏贴整理。而其他新入实习生,每报一次,都需要会计耳提面命,重新告知标准,重贴一次。

    明明所有人都在入职培训时,都是听了财务主管的财务制度培训的…

    菲的工作技能和职业标准,走在了企业对她要求的前面,同事和上级,也就渐渐习惯了的用正式员工的标准来要求她,对待她。

    与此同时,姗和其他实习生,仍然还处在被动的听从主管的安排,说什么就做什么,说到哪儿就只做到哪儿的阶段。

    虽然无可厚非,但毕竟还是给人一团孩子气,难以信任和承担的感觉。

    而姗,就更是如此了。

    这批实习生入司时是四个人,三男一女。

    还有一个女孩晓芬是姗的同学,另外一个男孩伟是其他院校的机械类专业毕业生。小伙子个子挺高,人也精神,嘴甜,在公司里很招人喜欢。

    其他两个女孩都有男友,而姗,毕业前和男友分了手。

    都是年轻人,又都是一个公司的实习生,几个人走的挺近。渐渐地,姗和伟就常常凑在一起,公司里的老员工虽有注意到,但公司没有明文禁止,倒也没有人说什么。

    终于,有一天,姗请了一天假。第二天该销假上班的时候,依然还没有来,她的主管说,姗又续了一天假。当天上午,伟上班后一个小时,就不见了踪影,直到午饭前才回到公司。

    这次无故缺岗两个小时,让伟收到公司发文书面批评。

    后来,就慢慢从伟的主管那里传出一些消息,说是在伟和姗关系暧昧、将好未好之际,两人闹了别扭。姗闹别扭请了假不上班,伟打了她电话不接,发短信又觉得说不清楚,这才有了男孩无故缺岗的这档子事情。

    后来过了一阵,伟的家里给他找了国企的工作,他离职了。

    曾经的那件事,姗至少有请假,事情的过程也没有传到明面上来,渐渐地,大家也就淡忘了。

    此后,姗依然如故,偶尔还会迟到。

    到了实习满两个月的时候,菲被提前转正。

    姗有些怨言,在公开场合开玩笑似的抱怨为什么只有菲可以转正;对于主管安排的工作也渐渐开始有些小的不配合。

    我代表人事部找了姗和晓芬谈话,告诉他们菲是因为表现突出才被其主管申请提前转正,以便尽快承担更多的工作。也对姗和晓芬说,希望她们继续努力,毕竟公司正值用人之际,不出意外,在三个月期满的时候,大家都可以正常结束实习期,转为正式员工进入试用期。

    这次谈话后,过了半个月,晓芬提出离职。面谈时,我得知她参加银行招聘考试,初试成绩已过分数线,也就再没做挽留。

    她离职后一周,姗也提出离职。

    我问她离职原因,她支支吾吾说她要考研。我问她何不一边上班一边考,毕竟这大半年,她的工作属于辅助,学习和工作是可以兼顾的,况且,自己也可多条后路。

    这最后一句,本不该说,但看着这个刚刚毕业,懵懂茫然的女孩,我还是不由的多说了一些。

    再继续谈下去,姗就只是反复说,上班太孤单,她不想上了,她要考研。

    我这才明白她大约是看晓芬离职了,菲转正了,她纠结不安,想出的解决办法就是提出离职,离开这个环境。

    我记得说了很多话进行挽留,也讲了许多自己的经历和见闻,希望姗再坚持一下。

    但是最后,她还是坚持着离职了。

    因为和晓芬还有联系,所以,我们之后知,道姗当年并没有考研,只是在两个月后又重新找了一份工作,还是实习生。

    再之后再听说她的消息,就还是找工作、辞职、待业的循环中了。

    菲在公司顺利转正后,工作了三年,工资翻了一番,岗位升到商务主管,才离职去了上海。现在已经在新的工作岗位上,站稳脚跟,今年十一也结了婚。

    我不知道姗现在具体是什么样的情况,但可以想象,这次可以说失败的实习经历对她的职场生涯初期来说,确实是之后辗转颠沛的主因和开端。她不可避免的,会比别人多走一些弯路。

    我还记得,她曾问起,菲为什么能提前转正。

    我告诉她,如果努力做到下面几件事,她也一样可以。

    1.不吝惜努力

    2.从小事做起,把每件事情做对

    3.遵守规则

    4.少点玻璃心

    不知道,如今的她,是否还记得?

    在本文开头的时候,也许你会说,同样是实习,结果怎么会差这么多?

    但是,看到这里,你总该明白了吧,因为,同样是实习生,差距就有那么大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同样是实习,结果怎么会差这么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nec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