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5种框架,写文章很简单
提到写文章,一般大家都会觉得那是专业人士干的事,或是文人墨客的专属。一个字解说:难,俩个字解说:很难,三个字解说:非常难!
但是只要你学会以下五种框架,分分钟可以写出一篇文章来。不卖关子了,上干货。
写作常用的有5种框架,分别是问题式,并列式,总分总式,递进式,对比式。下面我将分为俩部分来讲解:我惯用的,我学到的。
写作常用的有5种框架,分别是问题式,并列式,总分总式,递进式,对比式。下面我将分为俩部分来讲解:我惯用的,我学到的。
我惯用的框架有俩种:
一、问题式: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例:我写的这篇《抗病毒,护成长》
【提出问题】为何谈流感色变?在流感肆虐的期间,你和家人有抗住吗?
【分析问题】那为何大家对流感这么恐惧?
因为有因流感而死亡的案例。最近在我身边就有一例:一位11岁花季的小女孩因为感染流感没有引起重视,只当普通感冒处理,结果引发了心肌炎身亡了。11岁这个年纪,就像含苞待放的花朵,还没有机会盛开就枯萎凋零,家人该有怎样的懊恼和痛苦。相信任何人都会会替她惋惜,就连我一个无关紧要的陌生人,听闻也不免痛心。
流感到底是什么?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一般秋冬季节是其高发期,所引起的并发症和死亡现象非常严重。该病是由流感病毒引起,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甲型病毒经常发生抗原变异,传染性大,传播迅速,极易发生大范围流行。甲型H1N1也就是甲型一种。本病有自愈性,但在婴幼儿、老年人和存在心肺基础疾病的患者容易并发肺炎等严重并发症而导致死亡。
【解决问题】那该如何防护呢?
【接骨木莓】提升孩子抵抗力接骨木莓含有丰富的花青素,黄酮类等营养,在增强保护力等方面表现优异,有助预防、舒缓,孩子可能遇到的各种身体不适的困扰。
【抑制不良因子增殖】接骨木莓中含有独特的活性成分构成,覆盖和吸附不良因子表面,固定并抑制其繁殖,从而减少其病毒数量,达到提升保护力的目的。
【实验结果】将312名从澳大利亚到海外的旅客分为两组受试。其中一组在飞行前十天至飞行后五天摄入接骨木莓。结果显示,与另一组相比,使用接骨木莓一组的不适人数减少了30%。平均不适时常缩短了两天,不适严重程度降低了36%。
一位医生妈妈还科普说:孩子生一次病就停止生长7天,所以宝爸宝妈们一定要给孩子安全,合适,充分的天然营养辅助食品,助力孩子的健康成长!
这篇文章在开篇,提出“何谈流感色变?”“如何抵抗流感?”的问题,通过问题来引起读者共鸣,然后分析流感是什么?来帮助读者了解流感产生的原因 ,传播途径,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以后通过抗病毒营养的摄入来提升自己抵抗力,抵御病毒。
第二种框架是:并列式,就是围绕文章选题观点罗列的关键词之间都是并列关系。
例:我写过一篇演讲稿,关于感恩的。在这篇文章里,我的三个关键词是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伙伴,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并列存在的。
第三种:总分总,就是先总的叙述观点,然后展开来用故事,或实例来论述观点,最后加以总结。
这个框架模式,感觉已经好久远。就像peter老师说的,小时候写作文经常用这种框架模式。
例:作文《乐于助人的一件事》文章开头总的说明一下,乐于助人是一个好的行为,值得推广的行为。中间部分则借助一件事情,说明乐于助人的好处。文章结尾则会再次首尾呼应,提到乐于助人这件好事,每个人都应该有乐于助人的精神。
我学到的,我将来要尝试的二种框架:
递进式——关键词表达的观点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可以是时间上的递进,空间上的递进,或是内容上的递进。
对比式——是指前后观点的相反表达,也就是说我们通常理解的剧情反转。我把它理解为“卧底”,一个表面上看起来行为极其恶劣的人,大家一致认为他是“坏人”但最后发现,这都是他故意为之。因为他想掩藏他的真实好人的身份。
今天皮特老师的课程当中,讲到的这二种框架,我只是粗浅的进行了理解,但我想在实际操作中逐步的去深入理解。我信奉这样的观点: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
虽是我从未使用过的,未来即将尝试的,虽然尝试新的结构框架对于我这个写作小白来讲,应该存在比较大的难度。但是“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呢?”不去尝试一下怎么知道你不行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