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选择了,尽管这个选择是之前唯恐避之不及的,但此刻却成了唯一的出路。
这个选择就是——黑化!
真正黑化的那一刻,玲梓倒是少了各种顾忌,内心生发出了无以名状的快慰。
阵地的转移,给对方打了个措手不及。
“但愿他是无法分身,暂时无暇顾及我这一项目。”玲梓不止一次地为对方开脱。
“好的,我们会更快实现您的这一需求。”态度很好,只是没有后期的跟进动作。
玲梓一次次的给对方机会,而对方的敷衍无不一次次暗示着自己的无能。
一边是支付对方款项的日期在逼近,另一边是自己跟进的项目始终达不到预期的进展。
玲梓交差的期限迫在眉睫。
既然如此,那就一起进入黑暗中吧。到了那里,互相看不到,避免了撕破脸皮一说。
两人不再一对一地单线联系。玲梓无声地转移了阵地,貌似一个不轻易,在群里礼貌地@了对方。很快,对方就不得不在这深层海域中出现了。
在这个海域里蛰伏着各路势力,它们既相互牵制,又荣辱与共。
大佬们潜伏得都足够深,深到几近透明,深到玲梓一涉足此域除了寂静就是冷。玲梓一时适应不了,只能将静心等待,直至适应了暗藏在深处的目光。她便开始了借势,借助这目光交汇之地,把自己推到风口浪尖之上与对方进行对决。
果然。
到了这里他不再回避,开始正视玲梓的问题,并启动了秒回策略。
本应高兴,但玲梓却觉得背后发凉。
借着暗流的涌动,对方笑脸之下竟暗藏着狠招,他不仅直面玲梓的问题,而且还欲给玲梓定罪,以便将所有未竟事宜归咎于玲梓的过失。
玲梓嗅到了危险,既惊叹于从未见过如此的城府,又少见多怪于如此厚度的脸。
转战至此,玲梓是为了借助暗中那一双双眼睛的势,倘若此时其不能自圆其说,反被咬一口,那岂不是自己将自己拉入了无底洞,想再翻身那是妄想。
思及此,玲梓的心在不断地往下沉,即将触底时,一股不甘心又将其不断地往上拽。
“我必须直面迎战,因为我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身后的整个集体。”玲梓迎着他甩过来的锅,无畏无惧怼了上去。
找出事实,将他的意图识破。在证据面前他无计可施,继而顾左右而言他又成功跳入了另一话题。好在玲梓有备而来,不然就真的被牵着鼻子走了,有理说不清,有口难言也不无可能。
所以,要对付一些人,就必须知己知彼。做不到以牙还牙,那就见招拆招。
这是一个人的应战,玲梓早有奋力一搏的准备。因为隐藏在那黑暗中的既有自己的老大,也有对方的老大,及第三方的老大……齐齐整整二十几个人。他们可都老练得很,在双方针锋相对约摸一个小时的时间里,他们始终隐在暗处,远远的避开那两位搅动的天雷地火。
天知道,说不定他们正饶有兴味地隔岸观火呢。
亦或都在默契地践行着海明威在《老人与海》里说的:他做出的选择是留在黑暗的深海,远远地逃离一切罗网、陷阱和诡计。
双方仍在顽强比拼着。不一会儿,玲梓看到对方慢慢的招架不住了,开始正视玲梓的问题,做不到的就主动给截止日期,不再因为玲梓的好说话而回避拖延,现场能做的改进也都及时给结果。这个时候玲梓也不吝啬给对方翘两下大拇指。
有一种恩威并施的意味,但奏效。
目的达到。
这是一次没有办法中的办法,玲梓成功借助了潜伏在群里的暗中势力,即便他们不曾发一言,但是两位当事人(干活的人)你来我往,一招一式都在他们的阻击范围内,对方妄图再想混淆视听自然是不可能的了。
因为有了一帮见证人,即便他们视而不见。谁知道呢。
《夏》第五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