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讲个《阴阳师》中的故事:在日本古代,有一个人发现城外有位和尚弹琴弹的特别好,自己听过一次就魂牵梦绕无法忘记,于是在和尚的屋外守了几天几夜,终于等到和尚又弹了一次。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录音机的重要性……
而另一方面,这种行为放在现在就是妥妥的私生粉啊!!谁让你跟踪爱豆听墙根了!再说了,几天几夜你就不干别的了吗?古代人这么闲的吗?
这也可以看到,数字影像和声音的记录和传递让人们享受音乐和影视作品更加方便快捷,但是这种记录是不是缺失了一些什么东西呢?
因为人的视觉系统本质上是一个二维投影,所以制作出来的电影、电视剧也是平面的,哪怕我们现在有了3D MAX,其实也是伪3D,不过是通过景深让画面看起来更有立体感而已,归根到底我们人类其实是一种无法看到真正意义上的三维空间的生物啊,不过是大脑通过近大远小的原理来玩的把戏罢了。
所以,现场会变成一种有生命的东西。
这就是话剧、音乐剧和电影电视最大的不同。
后者可以NG、可以不一气呵成、可以后期修音、可以反复录个20版选最好的……
我曾经参与过一次企业宣传片的拍摄,为了镜头对着的那个角落好看,各种打光板、电线、支架……把原本整齐平静的房间掀了个底朝天。但是镜头以外的部分再乱也无所谓,只要“画面之内”完美漂亮就可以了。最终,我们忘记了“真实”的样子,我们以为镜头拍摄下的影像就是真实本身。
但是舞台只有一次,每一个舞台,哪怕是复排过100次、200次,但每一次都独一无二。
观看者无法宅在家里躺在床上,舒舒服服地点开一个视频APP,必须要顶风冒雨地把自己的肉身移动到“现场”;演员也不能演一次顶一万次,必须要一场一场,一场一场……笨拙而古朴地,表演。
想起刘小枫有一本书名叫《沉重的肉身》,虽然原书不是在讲这个事,但用来形容舞台剧演员和观众的关系简直太恰当了。
所以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方便不用,偏偏要亲自跑来呢?
因为现场的热烈,那小小的屏幕无法传递万分之一。
曾经看过火影忍者亚洲巡演的大千秋乐终场,演员们在剧场中奔跑所带来的热气久久不曾散去,等我回到家在B站上找到生肉的录制视频,却发现黑乎乎几乎看不清楚,完全无法展现忍者世界的美丽和壮阔。
“在场”是如此重要,它是演员与观众在万千条时光的河流中交汇的一刻,如烟花般绚烂但又转瞬即逝,每一场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每一次,演员都捏着一把汗,在大幕拉开的那一刻就如同踏上了一条不归路,无论如何也不会停下来。
就像我们开启了自己的人生。
太阳朝生夕死,舞台也一样。
为什么有的剧可以刷很多遍?因为演员每一次的演绎都可能会有新的东西产生出来,前提是TA足够用心、足够钻研,TA能够让重刷的观众看到“进化”,那是一种近乎偏执的完美主义,但却能催生出接近天堂的美好。
有些东西无法方便快捷,有些东西一定要亲眼去看、亲耳去听……无可替代。
所以,让我们剧场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