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渡桥

作者: 欧歌zy | 来源:发表于2022-05-26 23:23 被阅读0次
今日白渡桥

白渡桥,位于和县南部白桥镇,距和县城22公里。唐以前,此地只是一个无名渡口,夏秋水涨时,南北千余米汪洋一片,南来北往行人全靠一叶扁舟过渡,平时渡宽亦有五六百米。

传说白渡桥其名与唐代两位同年出生的大诗人刘禹锡、白居易有关。据史料记载,刘、白向来交深,即使遭贬谪远离京都,仍不绝诗书往来,借以相互慰勉。

唐长庆四年(824年)春,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夏,白居易由杭州刺史调任东都洛阳太子少傅。途中,白居易想去看望刘禹锡,便乘车马到屯溪,经芜湖改乘船到和州天门山,再乘车马到渡口。当时,刘禹锡已等在南渡口迎接。老友相见,悲喜交加。他们先在南渡口环顾片刻,又同乘一叶扁舟渡到北渡口。

下船后,白居易随口吟道:“和州涨水少桥横,难得使君过渡迎。”

刘禹锡会意,接吟道:“今有圣人波上踏,来朝或可地虹生。”

吟罢相对开怀大笑。白居易又说:“为黎民计,此处当架一座桥。”

刘禹锡附和道:“平水季节能架木板浮桥也好。”

此后不久,刘禹锡为了纪念这次相会,便将渡口命名为“白渡”。

两年后的唐宝历二年(826年)秋,刘禹锡罢任和州刺史调京都途经扬州时,正好白居易从东都也来扬州。两位老友同游扬州时,谈起上次和州之约,刘向白道歉:“可惜我只起个地名叫‘白渡’,架桥未成。不知何年能架成‘白渡桥’。”白安慰道:“将来总会生出一道‘地虹’来的。”

于是把盏畅饮,唱和尽兴。

斗转星移,唐废宋兴。宋代时,为便陆路通畅,当地人已在白渡口架起了简易木板渡桥,称之白渡桥。到清代中期,又在原木板桥基础上放置两艘小平板船,再在船上平铺坚厚的白板,成为真正的可分可合浮桥。这时已经兴旺的白渡桥的小集市,各行各业也随之蓬蓬勃勃发展起来。

民国时期,白渡集商业发达、生意兴隆,列居南乡首位,涌现高达几十万元及百万元财富的八大家商户(即三王、三葛、一吴、一常)。1916年秋,八大家首倡建造3孔石拱桥。两年后,一座长达33米、宽5.3米、3个洞孔(中间洞孔较两边高出约1米,以利木帆船通行)的石拱桥——白渡桥竣工了。学者张铁安特为撰写碑记,以志盛举。

今由政府投资,在原石拱桥旁新建了一座长110米、宽8.9米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现代化大桥。原石拱桥作为历史遗迹,仍保存完好。有诗赞曰:

千年古渡出新奇,今铸长桥开放宜。

刘白友情传世代,和州此后益名知。

(选 自本人主编的《巢湖人文景观》)

相关文章

  • 白渡桥

    白渡桥,位于和县南部白桥镇,距和县城22公里。唐以前,此地只是一个无名渡口,夏秋水涨时,南北千余米汪洋一片,南来北...

  • 外白渡桥

    这个白渡其实就是摆渡的意思,乃是在原来英美租界之间的苏州河上摆渡渡口之外,修建的一座木桥。这座木桥原来是私人的,每...

  • 外白渡桥

    一位朋友问我 这座桥的过去 我查了历史 还是说不清楚 即便我曾经多次 在桥上来来去去 关于花园桥的名字 有点生僻 ...

  • 别了,白渡桥

    一座桥倒影着水的影子,一滴水蕴含着一座桥的生命。 ----题记 祖父母的一生都献给了这一座白...

  • 诗 | 白渡桥

    这是你的白渡桥 那天风轻云少 那是我第一次见你 你在桥上微笑 这是我的白渡桥 今天风摇云飘 我们第一次在这里拥抱 ...

  • 外白渡桥

    夜观风景 往昔。依然存在 今朝。仍旧辉煌 摆渡着身体 也,摆渡着灵魂

  • 白渡桥头偶遇

    站在白渡桥头,白薇张开双手让它去感受雨滴的气息。鞋袜已经被雨水打湿,白薇索性脱掉鞋子,让脚与大地来个亲密接触。 她...

  • 外白渡桥夜景

  • 恋在上海 第一章(更新2)

    第一回 外白渡桥 我走在外白渡桥上,身边都是各种pose拍婚纱的,或袒胸或露背,有穿高跟也有穿拖鞋,有几个穿脱鞋拍...

  • 恋在上海 第一章(更新1)

    第一回 外白渡桥 我走在外白渡桥上,身边都是各种pose拍婚纱的,或袒胸或露背,有穿高跟也有穿拖鞋,有几个穿脱鞋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白渡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nmc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