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冬!快起床,七点十五了!”我边做饭边喊没起床的儿子。
7:30冬冬还没爬出被窝。
“儿子,快起来吃饭!要上课啦!”
“抗疫“期间,这样的情景几乎天天上演。
7:45分,冬冬才慢腾腾的,从厕所里出来。
我心里这个气呀,八点就上课了,15分钟他根本就吃不完饭。
终于,他坐到电脑前,开始上课。我也收拾完了碗筷,一看他那堆得乱七八糟的桌面,我就气不打一处来:“你先把桌面好好收拾一下!”
“哎呀,上完课的!”他先不耐烦了。
“不行,收拾完再上课!”
“这么大的桌子,你都堆得满满的!”
“那谁让桌子这么大了!”还顶上嘴了!
“啊,桌子大就得堆满啊?那屋子还大呢,你是不是也得堆满啊?!”我来气了。
他心不甘,情不愿地把书本摞在一起,但明显心里不高兴,摔摔打打的,我真想上去给他两巴掌,但想想他在上课,咬咬牙,心想:你等放学的!
整个上午我都在琢磨:有人说,孩子的表现在外部,却来自于内心世界。那么,我用什么方法来教育他,更符合孩子的心性原理呢?
中午吃完饭,他在床上躺着,看上去心情不错,我走进去,躺在他旁边,他把手搂着我的脖子,“妈妈讲个故事!”
“好啊!”我给他讲了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
有一个小孩,有一天他坐在家门口的树上玩,拿弹弓打路上的行人,一个汤饭走过来,被打在头上散饭,什么也没说,给小孩一个梨,一个老人走过来,小孩儿又打在老人的头上,老人很生气,批评他不应该这么做,这么做不对,小孩儿根本不当回事儿,这时候有一个将军骑马走过来,小南小孩儿一旦攻打在将军头上,将军一气之下,挥刀砍断了树,小孩掉下来摔死了。
“是谁害了这个小孩呢?”我问他。
“小商贩误导了小孩儿,认为打人可以获得梨吃。”冬冬回答。
“嗯,我也这么觉得。教育,强调慎于始。错误刚刚出现的时候,往往是最容易化解的时候。”
第二个故事
一个小学生,他的家离学校很远,每天奶奶照顾她,接她上下学,有一天早上要迟到了,他边穿鞋边说奶奶真笨,她爸爸听见了,赶紧放下公文包,把孩子拉到一边,很严肃的对他说:“孩子奶奶天天照顾你,多辛苦啊,这样说奶奶她得多伤心呢,快去喝奶奶奶个歉吧!”小姑娘去和奶奶道歉,从那以后,再也不那样说话了,更懂得尊重别人了。
“妈妈,对不起,早上让你生气了,以后我记着收拾自己的东西”。
“那你知道我为什么让你收拾吗?”
“为了让我养成一个好习惯!”
这件事提醒我,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正是成长的最佳时机,我们不要忙着去下定论,贴标签,成长本来是从错误到正确,从不懂到懂的过程,家长要清晰的洞察孩子犯错误的外因和内因,然后从内因去调整,实现外向的改变。
要关怀、化解、引导,要会讲道理。道理说清楚了,孩子都能接受。
教育一定要下功夫,不能急,尤其在孩子第一次做错事的时候,要特别小心,如果第一次不能把认知世界调整好,下一次就更不容易了,因为孩子始终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是做一件事情的动力,有了动力就会慢慢地向正确的行为转化。然后和他一起分析如何才能达成?这就是变被动为主动。
我们大人知道的,孩子未必知道,理解孩子才能教导孩子。
成长需要等待。缺点正好是孩子成长的空间,古人说:“诲人不倦”,教育本身就是等待,是祝福,是相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