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资本主义精神

???资本主义精神

作者: 谦谦有益 | 来源:发表于2023-07-22 05:16 被阅读0次

资本主义精神

韦伯在第二章中详细分析了理性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然后在第三章及以后的篇幅中才开始探讨作为这种资本主义源头的新教伦理。因为韦伯是在三年时间里分三次就这个主题进行探讨,他的思路不完全是按照历史脉络的考察,他先讲了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历程,才回头追溯新教神学衍生出来的新教伦理,第一章“宗教派别和社会阶层”其实可以看作导论而非正文,我们放在后面说。

资本主义精神这个概念要从历史的角度来理解,难以用一个种加属差的抽象公式,在这个概念下的各种因素都具备独特的个性然而又具备某种整体的特性。首先给资本主义精神下一个暂时的定义,通过详细分析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自传中的叙述,指出富兰克林发迹的事实具有浓厚的伦理色彩,如在增加自身资本这一目标的前提下,信用、谨慎、勤奋、节俭、诚实都必须遵守。他的思想近似于劝世格言,这种具有伦理色彩的资本主义精神就是韦伯初步定义的资本主义精神,是具有西欧和美国特色的资本主义。

虽然极具功利主义色彩,但是富兰克林并不虚伪,他认为美德的功能不只是帮助获得利润,更是神的启示,帮助他走向正确的道路。尽可能多地赚钱,不等于只凭冲动享受生活;尽可能多地赚钱,是一种至善,“一个人只要能合法挣到钱,就说明他善于从事这种职业,这也是一种美德和能力”。一个人有义务为他应尽的责任负责,这种观念并非一开始就理所当然,却成了资产阶级文化的基础。在富兰克林以前两百年,这种观念就出现了,而且是出现在新教中。这种观念被韦伯描述为“既能绝对适应资本主义的各种独特性,又能决定其他生活态度,因而最终被资本主义选择,不可能是若干孤立的个人生活态度,只能是大多数人所共有的生活态度”的生活态度,也就是资本主义精神。这种精神经过了残酷的斗争才取得统治地位,在许多传统的地方和尚未适应资本主义的地方,仍然被视作贪婪卑劣的思想,富兰克林所说的那些话,在他们看来极其下流。

前面已经提到过,从获利本能来看,现代资本主义和前现代资本主义没有区别,赚钱欲望不是这两者的本质区别。但是用不讲道德的手法谋取私利和严格遵循某些伦理经营事业就有显著区别。不顾伦理道德的获利行为包括利用权力进行垄断经营,强制的剥削占有,他们是一群投机者,也就是马克思谴责的那种残酷的资本主义形态,韦伯称之为前资本主义,“指的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可以按照资本主义方式理性地使用资本和组织劳动,但还不能支配其他经济行为的资本主义”。这种形态其实是资本主义的劲敌。

第二章有对劳动者、工资、职业观、企业、理性态度、放贷人、道德伦理的详尽分析,可以看作一部宏观的资本主义发展史,与《共产党宣言》描述的资本主义发展史迥异。韦伯指出,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就是理性主义发展过程的一个阶段,它是由理性主义在解决生活上的基本问题时演绎出来的。

结合韦伯后面的推论,我们可以肯定,如果没有宗教改革,没有新教伦理,西方仍然会存在资本主义,但不过是和其他地方并没有太大差别的西班牙式的资本主义;整个西方世界或许能占据庞大的殖民地,但是它不能为世界贡献任何卓越的组织力量,专制主义君主主导的王室经济会成为资本主义的主流,自然就不会出现所谓的现代世界。韦伯肯定的是理性精神塑造出来的资本主义。接下来就是要找出这种理性思想和相应的职业观的源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资本主义精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nmm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