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比起《我不是药神》这个略微有点非的中文名字,我觉得它的英文名Dying to survive 更能表达影片内涵。在一个艰难的环境中努力活着才是最触动我们的点。尤其这是一场集体的求生。有几个体会,分享一下。
一、人到中年,生不如狗。

前几个月这篇文章出来的时候,虽然写的是中年男性的生存状态,但对未来的焦虑让我依然感同身受。
人到中年,是不可以再天真的年纪,是要顶起一片天的年纪。男人肩扛全家的经济重担,有苦不能轻言。女人家庭事业两处奔波,为人母只能刚不能柔。每一个这个年纪的人,大概都是把人的坚韧的一面发挥的最好的时候。
影片第一个转折点就是程勇因为现实的困境而不得不以性命为赌注进行走私。老婆离婚,孩子要被送出国,老爹瘫痪在床没钱治疗,小店铺因为交不起房租被房东强行关门。可以说是走到悬崖边上了,前面已经没路可走了。所以程勇只能回头,找吕受益,走私,用以后可能坐牢的风险来暂时对抗一下这密不透风的现实牢笼。
其实人生每一个阶段都有各自的难处,但在少年青年阶段,你的艰难有人替你背负,中老年阶段你积累的的财富和经验也在一定程度可以帮助你。但唯有中年阶段,你是要背负别人的人生的阶段。而大多数的我们,一个人尚且苟延残喘,又怎么有那么大的力量去背负那么多人的人生。
二、要有钱

影片中张长林说,只有一种病治不好,那就是穷病。世俗而深刻。尽管说,天赋人权,生而平等。那只存在于教科书以及人类美妙的泡沫幻想。现实面前,没钱,你很有可能连命都没有。
影片提出一个很好的命题,穷人有没有资格活着?有吗?有吗?有吧,有……吧……
无病无灾的穷人有资格活着,有病有灾的穷人不敢活着,因为他的活命要牺牲家人的安生。比如吕益,比如黄毛。
吕受益临死前深深地看了一眼妻子及孩子,是孩子让患病的他有了生的希望,也是孩子让懦弱的他有勇气去自杀。不想拖累为了他受了太多苦的妻子,也不想拖累孩子未来的人生。黄毛也是,不想拖累家人,所以从大山里跑到城市,自生自灭。
这两个人,以及影片中其他的病人,如果没有程勇这个后来的英雄人物出现,大概都撑不了多久吧。但生活中,我们有多大的机率能够遇到英雄呢?大多数遇到困境的时候没有转折,大多数人的人生并不会波澜壮阔。平平淡淡,受点苦,偶有些小欢喜,然后平平淡淡地死去,归于尘土。
所以没有英雄的时候,能救我们的,只有钱。当然现在医疗保障完善了,已经改善了许多人的生存环境,但在看不见的角落,货币依然在操控着大局,掌握着众生。
说实话,我一直不太明白,那些认为爱钱的人是世俗的的人是怎么想的。通过正当渠道获取金钱,精彩地活着,必要的的时候还能帮助他人,这不是很美好的事情吗?
三、英雄主义

看清生活的真相依然热爱生活,这才是真正的英雄主义。罗曼罗兰的这句话很经典。影片中真正把这句话演绎得热气腾腾的,我觉得不是主角,而是吕受益。
主角程勇后来成为英雄的转变,更多的,是被站在一种特殊位置的责任感所驱使。吕受益死了,印度仿制药厂马上要被迫关闭,产量越来越少,他作为唯一一个中国代理商,只有他能低价进药,他身上背负着太多的希望,所以他转变了,从一个唯利是图的小商人变成了一个舍己为人的大英雄。
而吕受益不是。自始至终,他在咬着牙拼了命地活着。拿出三万块钱的家底求程勇帮忙走私药品,因为想撑到孩子叫爸爸的那天,在身体日渐消瘦的情况下努力每天吃很多很多的饭,每天的清创痛苦到即使咬着毛巾也压制不了哀嚎。化疗脱发脱到头皮都盖不住,半夜痛苦地醒来却不敢叫醒家人。他真的是很努力的活着了。
而且在程勇打算不再卖药的时候,其余的伙伴都离他而去,只有吕受益是理解程勇的。虽然他也害怕,他也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声“开玩笑的吧”,但他接受了。进入急变期的时候,程勇去看他,他还开玩笑说“剪了头发,变精神了”。只有他理解程勇。程勇也只是一个为了生计不得不在紧要关口走私赚钱的普通人。赚到钱以及还受人威胁,未来还有可能坐牢的情况下,放弃这条道路,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没有任何人可以对他进行道德绑架。其余几个伙伴所愤怒的无非是程勇把代理权给了张长林。但是不给张长林,第一,程勇自身会受到威胁。第二,张长林卖药这么多年还没被抓,程勇有理由相信他能继续卖下去,这样病人还有生机。只是他没想到后来张长林会涨价涨到那么高。
程勇做的一切都是正常人会做的选择啊,他没有出卖任何人,不能因为他曾经做过什么就要绑架他以后也要做什么。所以只有吕受益是真正理解并接受他的,这也是为什么吕受益的死对程勇打击这么大。
英雄主义在影片的其他人身上多多少少也有些体现,就像每一个普通的我们,在一些我们也说不清楚原因的时刻,会做出一些自己都会惊讶的举动。但正是那样的举动,才能让平平凡凡的我们有一点发光,才能让无数个嫌弃自己的时刻想起这些为自己感到一丝骄傲。
思慧的发光时刻是在于,即使要忍着厌恶也要跳钢管舞挣钱为女儿买药,以及揭发张长林的时候拿起椅子就是干的时刻(帅炸!)
黄毛的发光时刻是在于,为了保护程勇而牺牲自己,以及揭发张长林现场展现的绝世神功。
牧师的发光时刻是在于每一个“愿主保佑你”的时刻以及揭发张长林现场第一个冲上台去的魄力。
曹警官的发光时刻是在于说“这案子我办不了”的时刻。
就连唯一的反派张长林也因为在被抓的时候死活不供出程勇而复苏了那么一点人性的闪光点。
每一个人都有闪光点,也有灰暗的时刻,是人,就无法一语评之,一言蔽之。
四、影片本身

现在票房口碑双高,当然是占了题材的便宜。但影片本身表现也不俗。节奏很快,笑点泪点很多,元素很丰富。飙车,床戏,砸场子什么的都不在话下。
最感人的一点就在于影片结尾,患癌病人集体摘口罩送行那个场面了。这个其实跟前面吕受益死,病友们送别那个场面有些呼应。吕受益死时,程勇也是穿过重重人海,不过那个时候他在病人心中的形象是“小人”,他自己也在承受着内心的煎熬。后面进监狱时,病人的集体送行帮助他完成了内心的救赎,而他在病人心中的形象也从“小人”变成了“伟人”。摘口罩这个细节前面铺垫的很好,所以到后面才那么触动人心。包括吃橘子那个细节。不得不说,导演的功力真的是很强大啊。
五、关于演员


山争哥哥毋庸置疑了。我是真的真的真的很佩服他的好运气。在中国,你数数有几个这样的人。46岁,已经在中国影史上做出了两部现象级作品。一次是做导演,《泰囧》创造了国产电影第一个十亿神话,从那以后,国产电影电影开始爆发式增长。一次是做演员,《我不是药神》打开了国内现实主义题材的缺口。现实主义,能过审,高票房,这三个词能放在一起真的很不容易。包括《超时空同居》也是山争哥哥监制的,所以今年是徐峥年了吗?
王传君。从关谷神奇到吕受益,从《爱情公寓》到《我不是药神》,王传君真正实现了一个演员的蜕变,也实现了逆袭。因为前段时间还在因为拒绝参演《爱情公寓》并讽刺其抄袭而被骂,现在却因为《药神》而被演技封神,呵,人生啊!
其实在被骂那会就很喜欢他,看了他所有的微博,定义他为,一个玩世不恭,不流俗不献媚有追求的文艺工作者。这次能爆红,表示很欣慰……
太困了,简略写吧。黄毛(章宇)临死前回头的那一笑简直邪媚狂狷吊炸天。
最后周一围靠车的镜头,简直担负起了全片的的颜值担当。本来哭唧唧,这个镜头一出来,影院就有人惊呼好帅,哈哈。
最后,这部影片绝对值得你看!你的这张电影票也许关乎着高质量的现实主义国产电影能否继续存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