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打开世界的正确方式

打开世界的正确方式

作者: 秦悠然 | 来源:发表于2018-05-21 15:08 被阅读0次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之<给小板凳揉揉疼>—读后感

    是天使还是恶魔?

    天使

    都说孩子是天使,可是在我刚刚升级做妈妈那几年,尤其是在孩子在3岁左右第1个叛逆期来临以后:因不懂方法,又不懂学习,还没有经验,我曾经一度认为孩子是恶魔,哪里是什么天使呀?还是自己生产制造出来的恶魔,不但不能换货,更不能退货,更严重的是还要被纠缠一辈子,至死方休。那个时候各种着急、各种焦虑、各种牢骚满腹无处宣泄,于是我们就开始了“大恶魔与小恶魔的斗狠斗倔”,有时候大恶魔占上风,有时候小恶魔占上风,反正斗来斗去,倔来倔去,谁都没能真正地赢过谁,最后还弄的大家两败俱伤、精疲力尽,关键是大家都很痛苦。

    于是恶魔们也不想再做恶魔了,都相互想办法去改变,大恶魔开始学习、看书,把学到的、看到的统统用在小恶魔身上,那小恶魔当试验品,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三次不行,重头再来。那个时候大家都做好了改变地决心和勇气,并拿实际行动去证明啦。因为谁都愿意当恶魔,我不愿意,你也不愿意,对吧。只是不知道方法,又着急了,被魔障了,所以才变成了恶魔嘛。只要找到方法,消除魔障,回到原本的样子,不都是最可爱的人吗?

    恶魔
    恶魔

    做蜗牛还是做兔子?

    蜗牛

    大恶魔拿到葵花宝典就开始修炼,但大恶魔忘记啦,在没有理清楚问题的情况下,在没有分析清楚原因的情况已下,一股脑儿地乱学一通,乱用一通,可害惨了小恶魔啦。大恶魔大概忘记了,也忽略啦,小恶魔才3岁呀,忘记了小恶魔该有的年龄阶段的成长特点,其实也考虑到啦,只是考虑的比较狭隘,只考虑到了小恶魔的身体特点,而忽视了最重要的心理特点。大恶魔按照军训的方式严格要求小恶魔:先是从学习英语单词和英语口语开始,那个时候小恶魔喜欢吃彩虹糖,大恶魔就买了一大瓶,但每次直给吃一颗,并且吃的时候还有条件——每拿一个颜色的糖果,就教小恶魔读一遍该颜色彩虹糖的英文单词,小恶魔要跟着学,学会了才有得吃;学不会,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大恶魔在他眼前晃一晃手里的彩虹糖,然后再把它放回瓶子里去。任随小恶魔撒娇耍赖就是不给,坚持既定原则,想吃可以,会念了再说,大不了就多教几遍呗。小恶魔为了想吃到彩虹糖,就拼命地学习英语单词、英语口语,那学习的架势一点也不输给大恶魔当年初学英语时的情景。于是很快,小恶魔便在3岁的年纪里学会了很多常用的,并且是大恶魔都会的英文单词,还会背诵几首简短的英文儿歌律动呢。

    大恶魔常常以此为傲,直到后来有一次跟好友聊到中考写作文的事情,大恶魔才意识到自己错了:孩子那么小,母语都学不好,学哪门子英语呀?好友是当地一所中学的特级语文教师,专门带初三毕业班的语文课。每每说到写作文的事情的时候,他就犯头痛说:现在孩子大部分时间都在背诵英文单词,报的各种兴趣班也是学英语。语文的当中的写作是需要积累一定的阅读量的,只有循序渐进地养成阅读的习惯,写作的时候才能不缺乏写作素材,才能下笔如有神,都去疯狂学英语,哪有时间看书呢?

    当大恶魔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转而改变了方向,也就渐渐地从恶魔变成了正常人,变成了一位正常的母亲。她不给孩子教英语啦,尽管她的英语底子还不错,尽管曾经以英语学科在班级里作为自己的专长,但当她意识到现在不是教孩子学英语的时候的时候,就果断放弃啦。决定先把孩子的母语教好了再说。于是又开始了对孩子进行国学经典诵读的练习:比如当时风靡一时的《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幼学琼林》、《增广贤文》、《大学·中庸》、《唐诗三百首》、《宋词精选》等,买了一大堆国学经典类的书籍,开始对孩子进行晨钟暮鼓式的诵读练习。

    持续了一段时间后,因为孩子学得太慢,妈妈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只顾着一个劲儿地不停地给孩子灌输、灌输、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孩子学得很痛苦,妈妈教的也很痛苦。于是就放弃啦,因为不想再变恶魔啦,不想再展开恶魔大战啦。

    就开始停顿下来,开始思考啦。此时恰巧看到一篇微信推文——《牵一只蜗牛去散步》,原文如下:

    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文/张文亮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

      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太快,

      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

      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

      彷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

    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

    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啊!为什么?”

    天上一片安静。

    “唉!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

    好吧!松手了!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

     让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还有个花园,

     我感到微风,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

     慢着!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

     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

     咦?我以前怎么没有这般细腻的体会?

     我忽然想起来了,莫非我错了?

     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

     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

     和孩子一起走过他孩提时代和青春岁月,

    虽然也有被气疯和失去耐心的时候,

     然而,

    孩子却在不知不觉中向我们展示了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

      

      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

      孩子的视角是独特的,

      家长又何妨放慢脚步,

      把自己主观的想法放在一边,

      陪着孩子静静体味生活的滋味,

      倾听孩子内心声音在俗世的回响,

      给自己留一点时间,

      从没完没了的生活里探出头,

      这其中成就的,何止是孩子。

      送给所有正处于忙碌中的爸爸、妈妈们!

    妈妈肯定了这篇文章,对它极为赞赏,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孩子就是那只慢吞吞的蜗牛,那自己干着急又有什么用呢,蜗牛委屈,自己也委屈,那就不妨让自己也慢下来,保持与蜗牛同等的速度前行,还可以沿途看看风景,多好的事呀,多美的事情呀,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妈妈和孩子一起,都开始了慢生活,也从大都市里抽身出来,退回到自己的老家——西北小江南,鱼米之乡。位于城市和乡村之间开始过起了慢生活:慢食、慢行、慢语……

    走在向天使蜕变的路上

    天使 天使

    慢下来以后,妈妈和孩子发现他们都越来越喜欢彼此啦,每天小蜗牛爬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笑眯眯读跟妈妈问早安,“妈妈,我爱你”这样的话语,每天都要说上好几遍,妈妈也沉浸在身为人母的快乐当中。

    只是为了做更好的彼此,为了彼此更好的成长,妈妈和孩子都开始不停地学习,有选择地学习,慢慢地成长锐变,都希望自己能变成那个最美的天使;都希望把自己活成一束光,温暖自己,照亮前行的路,顺便也温暖身边的人,靠近你们,温暖我们……

    希望通过学习、通过成长和蜕变,能帮助我们找到打开这个世界的正确方式。

    也希望正在看文章的你们,都能找到打开这个世界的正确方式哦。

    读书笔记分享

    善良和豁达永远是相随的。一个能给小板凳揉疼的孩子,他对别人会有更多理解和爱心,遇到问题从不偏执于自己的理由和利益。这样的思维方式,不仅让她在当下心情愉快,也能保证她一辈子不吃大亏。

    其实,在孩子看来,万事万物,对一棵草说话与对一个人说话,对一张桌子的态度与对一个人的态度一样。单纯如一张白纸的孩子,任何事情于他来说都是全新的,任何经历在他这里都是体验和学习。

    法国思想家卢梭在他著名地教育论《爱弥儿》中谈到道德面貌形成时认为,人在开头的一刹那间,也就是尚处于天真纯洁时期所接受的感知,将对他的一生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在孩子幼小时,每一个生活细节都可能成为蕴含重大教育意义的事件,儿童教育中无小事,每一件小事都是“大事”,都可以发展成为孩子的一个好习惯或坏毛病。家长对此事应敏感,要用一些心,让每天遇到的一些“小事”,都成为砌筑儿童美好情操大厦的一砖一瓦。

    大人经常这样引导孩子,并且家长自己也每天友好的待孩子,在任何事情上都想办法理解孩子,不和孩子斗嘴比倔,孩子就学会了理解他人,学会了温和地化解矛盾。尤其是学会了“让步”。这让步并不是怯懦的退让,是一个孩子表现出真正的大度,是变通能力。

      善解人意会迁移到很多方面

    圆圆和人相处的“技巧”就是没有技巧,一切行为只是出于天然,她内心对别人友好,长久了自然能让别人感觉到,也让别人舒服。

    哲学家弗洛姆认为,利己主义与孤独主义是同义语,而人不可能在与外界毫无关系地情况下实现自己的目的。人只有和他的同胞休戚相关、团结一致,才能求得满足与幸福感。爱邻人并不是一种超与人之上的现象,而是某些内在于人之中,并且从人心中迸发出来地东西,它是人自己的力量。凭借这种力量,人使自己和世界联系在一起,并使世界真正成为他的世界。

    汉子激光照排系统发明人王选先生说:“考虑自己和考虑别人一样多,就是好人。”我们也坚信,家长所能教给孩子最重要的做人技巧,就是做个好人。

    当前致力于青少年思想健康教育的李开复博士特别强调“同理心”,就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这与美国教育家杜威说的“同情心”是一个概念。杜威认为同情心作为一种良好的品质,不单纯是一种情感:它是一种有素养的想象力,使我们能想到人类共同的事情,反抗那些无谓地分裂人们的东西——当“同情心”或“同理心”这些东西成为一个人天性的一部分时,他就没有了自以为是,没有了居高临下,没有了敌视排斥;有了理解,有了善良,有了豁达。

        “教育即风格之培养”。教孩子“给小板凳揉揉疼”与其说是一个技巧问题,不如说是一个教育观或哲学观的问题。家长一定要注意你所有的言行中蕴含的价值观地和谐统一,只有前后统一的东西,才能潜移默到孩子身上,并稳定在他们的心中,成为他们做事的风格。

    平时总对孩子讲我们要理解别人,可一旦孩子的想法和你的想法不一致,就责怪孩子“不听话”,强行要求孩子听话,而不去细致地体会孩子的感觉——那么你的教育行为就不统一了,你其实就变成了一个不体谅、不豁达、爱物胜过爱孩子、价值观不统一的家长了。这一瞬间你的情绪表现得那样真实,会给孩子留下很深的印象,孩子的价值观也被你搞乱了,“风格”也不会完整统一。

    孩子内心可能很想跟小朋友玩,但他在玩的过程中处处充满保护自己的意识,唯恐有什么被别人侵犯,大多数情况下以和小朋友闹意见而结束,所以他总是很孤独。每当我看到这个孩子又寂寞又敌视的目光,总是对他的未来充满担忧。

    善良的人,才是和世界摩擦最小的人,才容易成为幸福的人;在心态上不苛刻的孩子,长大后他的处事态度会更自如,人际关系会更和谐,会获得更多的帮助和机会。当“给小板凳揉揉疼”成为孩子的一种思维方式时,她在生活中处处表现出的就是理解、善意和尊重——而他从生活中能获得的,也正是这些。

    牵着 蜗牛 去散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打开世界的正确方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nnf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