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陪伴孩子度过青春叛逆期

如何陪伴孩子度过青春叛逆期

作者: 朱梦雅 | 来源:发表于2018-09-03 21:12 被阅读0次

    如何陪伴孩子度过青春叛逆期

                                  微课分享导师:黄德英

        孩子们在上初中之前,家长让做什么,孩子一般就会做什么。其实孩子偶尔有一些小的反抗行为呢!大部分父母亲也都能够轻松的搞定,上了初中以后孩子们好像突然像变了一个人,爱乱发脾气,顶撞父母,你让他(她)往东他(她)就偏要往西,处处与父母作对。而且这个状况激烈的,有的甚至拒绝上学离家出走等情况都有。

      不少的父母比较苦恼,一向乖顺听话的孩子怎么就像着了魔一样呢?变得如此不可理喻,其实我也就是因为儿子在上初一的时候,突然跟变了个人似的,一反常态,处处与我作对,当时其实我也是非常的焦虑和抓狂的。后来有一次我突然发现,当我在与儿子进行激烈的对抗时,好像对面站着一个人就是我自己,我意识到,或许问题其实是在我的身上。

        于是我就开始不断的学习,等我慢慢的开始理解青春期的孩子时,当我在亲子关系中愿意放下身段,愿意与孩子平等交流时,一切都改变了,也因此走上了这个专业的道路。所以,我特别理解青春期的孩子和家长的感受。因为我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下面,我与大家一起聊一聊有关青春期孩子成长的心路历程,当我们真正的了解孩子们到底发生了什么的时候,或许可以更好地陪伴孩子。

      当我们真正的愿意了解孩子们到底怎么了的时候,或许可以更好地陪伴孩子度过青春叛逆期。我们要知道其实青春期的孩子,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会产生很大的变化,首先从生理上他们的身体发育逐渐成熟,长高了,长壮了,身高超过了妈妈。有的男孩子扳手腕爸爸也不是对手了。所以,孩子会感觉自己相当的强大,以及象个成年人了,心里就渴望父母亲把他看成大人尊重理解他。

        从另外一个方面,从心理上他们渴望独立,正处于一个寻求独立,追求自我的一个阶段,喜欢按自己的意愿做事情不愿意接受他人的约束,不愿意接受他人的指导。他们迫切的想表现之,我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希望能够得到父母和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但是由于社会经验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局限性,孩子们的思想和行为往往盲目性比较大,也容易做傻事,带有明显的孩子气。

        因此往往得不到父母和社会的正向反馈。而此时的孩子们呢,他心理发育滞后于身体的成熟程度。既不能赞确的认识自己,又不能正确对待外界的反应。就会比较容易出现偏激,片面,固执,乃至极端化的反应,表现出来就是爱,激动乱发脾气,包括不计后果地与父母亲唱反调。

        青春期是每个孩子必经之路,是否产生逆反叛逆的程度大小时间长短,这主要看父母。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孩子十岁之前他们是处于对父母的崇拜七期,而二十岁之前那出于对父母的轻视期,三十岁之前出于对父母的理解期,直到四十岁才真正的了解自己的父母。因此十到二十岁之间的代际冲突最为激烈的时期,就是青春期。

        童年期的孩子对父母处于崇拜期。无论是从身体思想知识,父母都是孩子的崇拜对象,这个阶段,父母可以任意地摆出家长的架子,从意识上行动上对孩子采取强烈措施,并不会导致孩子有多大的反感。而进入了青春期,孩子对父母是处于轻视期。身体上孩子已经能够与父母比肩,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有些不学习的父母信息更新速度远远跟不上孩子进步的脚步。

      这时候的父母还想摆出家长的架子,妄图从意识上行动上对孩子继续采取控制。那就严重的被离了孩子的需求,必然导致孩子的反感和强烈的对抗。有个流行的说法,孩子小时候受到的管制和压抑越多,青春期的行为就越叛逆。相反自由放养的孩子青春期就更容易平稳过渡。

      据一些调查显示:部分小学时候没有受到过过多约束,看起来品学兼优的孩子,初中以后,却表现得异常叛逆,成绩从初二这个分水岭开始下滑,也有部分小学阶段父母管教,严格,甚至让大家觉得这孩子。课外的记忆学的太多太辛苦,看起来应该是很压抑的。到了中学后却如鱼得水自信阳光地步步走高。

    所以呢!其实我们这里说的管制和压抑。包括一些圈养,放养,只是一些表面上看到的一种形式而已,家长们对孩子的隐形性控制却不是外人能看到的。比如,思想或者意识上这样的控制,或许当事人本身也是不自在,不自知的。如果仅仅是身体的自由心灵没有得到良好的灌溉和滋养。那可能反而适得其反的放纵。反正有些看起来管教严格,但亲子沟通良好的家庭,孩子的心灵上未必不自由。

      所以我们这里所说的圈养也好,放养也好,压抑也好,其实这些都是在良好的亲子沟通基础上能够给孩子很好的一个环境。包括对孩子的一些约束,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并不是完全的控制,而是有底线的。有规矩的进行对孩子一个有效的引导而已。

        下面,跟家长们说一说青春期孩子的三大心理需求。

    第一,是合理的物质需求,物质需求是生活永恒的主题,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表面上还是在服装零食玩具及文具方面有所需求,实质的需求,确实在悄然的变化,刚刚进入青春期追求个性化的孩子较少,更多的是要求自己从众,从众让自己有安全感,融入同学的圈子里,不显山不露水。

      随着年龄的增长,熟悉了周围的环境,了解了同学朋友的个性。孩子们开始彰显个性,暗暗的在群体里比高低啦,这种比较有积极的意义,孩子获得了经验,给自己在群体中定了位。所以呢,其实对孩子的一些物质上的一些需求在合理的情况下,我们家长还是可以去满足的。当然,对于不合理的一些需求,我们还是要守住自己的底线。

      第二,朋友的交往需求,进入青春期前后,又是初中生活的开始,孩子们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接触新的面孔,新的习惯,新的学习方式,这是我们看得到的变化,还有一个看不见的变化就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思想和情感的转移。

      青春期之前孩子心理依赖的是家长,进入青春期开始转移,转移到朋友身上,到青春期的后期转移到异性朋友身上,最后固定在异性身上。成家立业,生儿育女,进入一个新的循环,这是人类成长的必经之路,是我们没有办法抗拒的力量,孩子开始交朋友,为了朋友,他们可以在学校门口等,可以和同学一起去逛街,去商场。为朋友可以留在学校打篮球,甚至是去打架。不在乎回家晚了家长的脸色,即使招来家长的打骂,也依然如此。

        是什么力量让孩子铤而走险呢,其实这里就是孩子心理需求的问题,对这种朋友的交往的需求。

      第三,对异性关注的需求,孩子进入青春期与异性接触,有了微妙的变化,开始悄悄的关注异性,关注往往只停留在表面上。比如女生会关注帅气高大的男孩儿,女生在一起对他们评头论足,有一些新鲜和刺激的感觉。男孩子也注意女孩子,偶尔也会在一起用调侃的方式谈论某些女生,其实有一种淡淡的喜欢,他们也知道自己在想入非非,男孩儿和女孩儿都会很拘谨,这只是孩子们走出家庭的圈子,步入社会认识异性的最初学习的阶段,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越来越明白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异性希望去接近,或者接近他或者是她,最开始的形式可以是打打闹闹,简单的回答。

        还可以是你班级活动为主题的工作室交流。很多孩子可以通过这样简单的交流,达到对异性的了解。很多孩子知道这不是爱情,只是同学交往。他们认为自己憧憬的美好爱情没有来临,所以更多人选择了等待,等待自己长大。当然,还有很多这个阶段的孩子会有这种懵懂的爱情,他认为,这个就是爱。这个时候,其实我们家长千万不要进行一种就是好像特别的惊恐的状态。而是从孩子的角度,特殊期,特殊阶段,去理解。

      当你愿意在这个阶段的时候,对孩子这种青涩的感情进行一个正确的引导,而非大惊小怪的进行打压,或者是觉得特别的不可理喻,进行压制的话反而会适得其反,所以我们需要了解青春期的孩子在这个阶段,这个时候对心理的三大需求,这样的话我们就能够更好的去理解和了解我们的孩子。

        下面再说说,在这个阶段的孩子的心理特点,青春期的情绪特点,情绪容易波动,而且表现为两极性。有时心花怒放,阳光灿烂,满脸春风。但有的时候呢,愁眉苦脸,阴云密布,痛不欲生,甚至会暴跳如雷。所以其实我们可以用六月天孩子的脸来形容,前一分钟外面阳光灿烂,彩虹还非常的美丽,后一分钟刚刚经过那个路段的时候就倾盆大雨了,真的就是六月天孩子的脸。

          父母亲在碰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千万要冷静,否则就很容易发生冲突,因为这个阶段青春期的孩子她的情绪是特别容易波动的。我们家长要做好这样的一个心理准备,不要跟孩子进行这种。这种情景下千万不要跟孩子进行一种冲突,第二个呢,青春期的人际交往的特点,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渐渐的从家庭中开始游离,更多地与同伴一起交流活动,结交志趣相投的同学为知心朋友,他们无话不谈,形影不离,友谊至高无尚。

        甚至可以为了朋友两肋插刀,在所不惜,这些举止往往令家长很难理解。这恰恰是典型的心里断乳表现,只是发生的太快,家长没有心理准备。如果此时的家长越加的束缚,他们离家越远,他们这样的话就会离家长越来越远,有的甚至逃离家庭去投奔同学。所以我们也千万要了解这个阶段的孩子,他们是很需要人际交往的。因为他们从原来跟家庭的连接,到了现在的心理断乳期的一个必经之路。

        青春期的情感特点。在这段时期,青少年的情感由原来对亲人的挚爱之情,扩展到对同学老师,明星科学家或者是领袖人物的崇敬和追随。由自爱到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甚至爱整个全人类。也就是说青少年的情感充分的体现了社会性。此时,他们的道德观也发生了变化。有的孩子呢,对成功人士名人会非常的崇拜。

        对坏人坏事,嫉恶如仇,就像我记得,因为我儿子的外公喜欢看这种,日本片就是打仗的啊,打日本鬼子,所以呢,我们家儿子对小日本就是说也是嫉恶如仇,就是会对这种成功人士的崇拜,包括对坏人的嫉恶如仇。因为他们追求公平公正,一旦发现某人有这种私心杂念,他们都会嗤之以鼻,就是因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妥协和容纳不同意见的人与事。所以很容易受到伤害,确实,因为青春期的孩子也是比较单纯的。

        我们了解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包括心理特点,这样呢,就更有利于我们对孩子的了解也就更有利于我们知道如何跟孩子去沟通了。而这个时期的孩子的心理也特别矛盾。首先一个,他们的这种独立性和依赖性的一种矛盾,青春期的少年,因为他们在心理特点上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成人感,他们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好像生活上也不需要爸爸妈妈过多的照顾和干预。否则的话,心里便会产生这种很厌烦的情绪。

        对一些事物的是非曲直的判断,不愿意听从父母的意见。并且强烈地表现自己的意见的愿望,对一些传统的权威的结论呢,他们都会迟疑些,往往会提出一些过激的批评之词。但由于其的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的不足,也会经常的碰壁,又不得不从父母那里寻找方法途径和帮助。再加上经济上不能独立父母的权威作用,又强迫他要去依赖父母。这是他们的一个独立性和依赖性的一个矛盾心理。

        成人感和幼稚感的矛盾。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点突出表现是,出现成人感,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成熟了,他已经长成大人了,因而在一些行为活动,思维的认识,社会的交往等方面,会表现出成人的样式子,而在心理上渴望别人把他看作大人,尊重和理解,但由于年龄,以及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知识的局限性,在思想和行为上往往盲目性比较大,容易做错事,所以说也会有明显的这种孩子气和幼稚性。

        开放性与封闭性的矛盾。青春期的少年是需要与同龄人,特别是与异性交往。与父母亲平等交往,他们渴望他人和自己一样,彼此都能够敞开心灵来相待,但是,由于每个人的性格,想法都不一样时,他们这种渴求,找不到释放的对象。有的呢,他会在日记里面进行一个诉说,这些日记写下了心里的话。又由于自尊心不愿意被他人所知道。于是就形成了迹象,让别人了解又害怕别人了解的这种矛盾的心理。

        渴求感与压抑感的矛盾。青春期的少年,由于性的发育和成熟。出现了与异性交往的渴求,比如喜欢接近异性,想了解性知识。喜欢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甚至出现朦胧的爱情念头。但是由于学校家长还有社会舆论的约束和限制,使青春期的少年在情感和性的认识上存在着既非常地渴求又不好意思表现的这种压抑的矛盾状态。在这里呢,我的建议就是对于我们孩子来说就是性教育,其实是越早越好。

        可能很多家长因为我们中国的一些传统的理念,谈性色变,关于性,不好意思去跟孩子交流。其实,对于性方面的一些知识,跟孩子进行一个正确的交流和引导是越早越好,在这方面,因为孩子对这方面因为他趋于成熟的一个必经之路,对性的一些需求,有一种渴求感,但是同时因为家人包括学校对这方面的一些压抑,所以说他会产生一些矛盾心理。那如果因为我们没有正确的一些引导或者一些好的途径。他们可能就会从一些,比如不好的一些网站,甚至私下的去查找这些需求,其实是更不可取的。

          自制性和冲动性的一个矛盾。青春期的少年,在心理独立性和成人感出现的同时。他的自觉性和自制性呢,也得到了加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他们主观上,希望自己能够随时自觉地遵守规则,并尽义务,但是,客观上又往往难以较好地控制好自己的情感。所以有的时候就会如莽行事,使自己陷入一种既想自制但是又很容易冲动的这种矛盾之中。所以我们说其实孩子处于青春期的时间是一个特殊的时期。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家长其实需要一个很好的了解到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心理特点。因为在这个阶段,只有我们对他们的这些需求和特点了解了,那我们才能够更好的去陪伴孩子。那我们父母亲到底如何去陪伴孩子共同度过青春期呢?

        应该说,青少年出现的各种变化是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是青少年由不成熟向成熟转化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的表现。如果孩子有类似的问题,作为家长应该保持平和的心态,用积极的态度,科学的知识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

        我们家长要认识到这种现象必然会发生,也必然会过去。有的父母或许过度的担忧孩子可能面临的危险,害怕孩子不能顺利的度过。父母必须要信任孩子有这个能力。事实上大多数孩子的确都顺利,度过了这个特别的时期,孩子身上出现一些叛逆的现象,不要大惊小怪,每个人都会经历这种叛逆期。父母要保持冷静多观察多体谅孩子。那必定这种极个别的这种叛逆期出现一些特殊情况的孩子,是少数,这个时候可能就需要寻求一些专业的引导。

        我们家长还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的方法要根据孩子的年龄进行调整。我们过多的保护或者过分的干涉都是不正确的。千万不要万事代劳,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只注重考试分数,能决定人生幸福的不是学问的高低,其实真正的是人格的健康水平。

        在这里呢,我还有一个巅覆性的观点,就是很多家长有这么一个观点,听话的就是好孩子,在这些家长眼里,只要孩子对父母亲言听计从,非常的乖巧就是好孩子。其实这样就是把孩子看成了没有自我的一个木偶。孩子对自我的肯定,完全是依赖外界的评价。其实这种乖巧的孩子,他会活得非常的累,因为他的一言一行他都很在乎爸爸妈妈同学,老师对我的评价。我一定要做个好孩子,所以呢,这个孩子呢,他会觉得活得特别的累。

        好孩子应该有一个更宽的底线。父母亲要敢于接受孩子的叛逆和逆反。让孩子对生活有主见。发展孩子的自主性而非强迫性,这样我们才是真正的爱孩子。这里我还是要提醒家长的。其实往往我们觉得非常听话,乖巧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我们是需要非常重视的。往往在青春期特别叛逆,喜欢跟家长作对,情绪上会有一些起伏的孩子,其实这一类孩子,我倒是比较放心的,就是至少在心理上内心没有那么压抑,他会找到一种释放的一个渠道。

        还有一个方面要说的就是我们要弄清楚谁先理解谁。对于任何一种僵硬的关系要化解肯定是要有一方先去理解另外一方,包容另外一方。很多时候我们家长也都是会说,这个事情我都这样了,他还是那样。就像我有认识一对母子,两人都会玩王者荣耀。而家长就特别着急,孩子已经要中考了,还玩王者荣耀,那我就问:你可以不玩吗?说如果我不玩,我孩子不玩,那我就不玩。

        这里我觉得这位家长他就是为了孩子不玩我不玩。而不是当我愿意真的自己不去玩,孩子才有可能,原来这个不完是可以做到的。这里说的理解谁,是先大人理解孩子还是孩子先理解大人?这一点上他认为就是需要孩子可能确认好肯定想去做,我才愿意做出让步,那我觉得这点肯定也是不可取的。

        我个人认为其实大人应该先要去理解孩子。让孩子把心里话说出来,毕竟我们是成年人。这孩子讲的时候你即使不认可,也不要打断。这就要求父母能够不以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孩子,要尊重孩子独立的人格。并且愿意以先去理解孩子的姿态与孩子互动,那么这样才是一个良好的沟通才能开始。然后呢,我们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一些问题。并且适时的提出合理的解决之道。

        还有一点,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允许孩子试错。青春期的孩子特别好奇,他对世界充满了各种尝试的想法,许多父母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害怕孩子失败而不敢放手,让孩子去做。其实失败是一种教训,更是一种提醒。你天天告诉这个摔倒了会很疼的。那孩子没有亲生的,这种体会她的理解是模模糊糊的。只有直到有一天他中重的摔了一跤,很疼了,它才真正的明白,摔跤真的会疼。

      这样下一次他才会自己自觉的注意走一些弯路,有一些经历多一些体会。孩子以后的路才会越走越宽广,越走越顺畅,希望就是家长们在没有就是比如说生命安全的情况下,我们允许让孩子去试错,因为在这个阶段孩子试错的成本是最低的。往往我们把所有的事情,所有的路都铺好了,等他以后走向社会再来进行试错的时候,那个时候的成本,可能会非常的大。所以,这里也是我需要给家长强调的就是我们要给一些孩子试错的机会。

        我们要转换一个角度,我们要相信一代肯定比一代要强。父母亲用自己的人生经验限制了孩子试错的机会,看起来对孩子是一种保护,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却是限制了孩子的发展空间,改变跟孩子的一种交流方式。现在我们要放弃做孩子的精神导师,努力去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这一点也是我们说的改变跟孩子的交流沟通方式。

          其实这个时期的孩子最不喜欢的就是说教的父母。我们要放下高姿态,主动去了解孩子关注的文化娱乐动态。这样呢,我们双方才有可能有话可谈,我们还要注意和孩子沟通的方式和方法,我们要学会设计问题,用问话的方式来和孩子沟通,尽量不要用陈述句。还要尽可能的让孩子去说。就像上次我在那个讲座里面说的那个三类家庭。同样是为了一个穿秋裤的事情,家长们的一种不同的交流方式,结果却大不相同,这些技巧都是需要父母加强练习的。

        我们要请孩子参与家庭事务。大人们在做家庭内务,事物决策的时候,我们不妨邀请孩子们加入进来,听听他们的想法。一来,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家里的一份子,如果意见正确被采纳的话,对孩子也是一种综合锻炼和学习。二来,让他们感受一下父母的压力和感受。

      我们还要理解和接纳孩子,孩子出现一系列的身心变化,孩子自己也是始料不及难以控制的。其实特别的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接纳。千万不要看到我们孩子的某些行为变化,或者发现孩子的反常行为就大呼小叫,惊慌失措,更不要打骂和斥责孩子横加指责。否则的话只会加剧孩子的逆反心理增加与父母亲的一种隔阂。

        我们要做孩子的朋友。青春期的孩子,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渴望尊重,渴望独立。希望别人把他们当成大人平等,对待。这就是要求家长们要转变角色教育观念。改变了这种居高临下,命令式的单向教育,为平等的探讨式的双向教育。从单纯的关心孩子的生活起居转变到指导孩子的发展和成长,努力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多跟孩子平等的交流,多从孩子的角度跟他们交流,认同他们,再来探讨可能会更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陪伴孩子度过青春叛逆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noi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