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想法
《我是霸王龙》里的爱与成长

《我是霸王龙》里的爱与成长

作者: 9峰言峰语 | 来源:发表于2021-05-07 20:27 被阅读0次

要说亲子共读一本书的话,我会选择宫西达也的《我是霸王龙》。绘本《我是霸王龙》是宫西达也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影响甚广。我对其的感受和体验是在陪女儿阅读的过程中发生的。当给女儿读这本绘本的时候,女儿慢慢变得安静下来,继而沉默下来,到最后眼眶湿润。故事都读完一会儿了,女儿还沉浸其中,没有回过神来。

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也被感动、被震撼到了。心想,一个小小的绘本竟然可以写的这么好,至此让我对绘本也肃然起敬。足见,《我是霸王龙》这个绘本的魔力。

那究竟这本绘本好在什么地方呢?笔者主要从其所关涉的大主题和小议题,以及所引发的思考来进行一点分析。

一、大主题:爱与成长

从大主题上来说,这本绘本是关于爱与成长的。这是人类历史延续过程中一个恒久的主题。后代的成长总是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起来的,是在父母的保护下长大的。所以爱与成长是一对基本的关系。那么爱与成长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样态呢?绘本中就展现了一种生动的、现实的又富于启发意义的爱与成长的关系样态。

1.父母的爱不一定一样。

翼龙爸爸妈妈就像所有天底下的父母一样,从小翼龙出生以后,便是对它疼爱有加、用心良苦。接着问题也出现了,爸爸和妈妈的爱是不一样的。通过陪伴、教育小翼龙上就可以窥见这种差异。比如说爸爸说“你要成为一只强壮的恐龙”,妈妈则说“你要成为一只善良的恐龙啊”;爸爸说“只要你飞得高,就算遇到粗暴的可怕的霸王龙也用不着害怕”,而妈妈边照顾小翼龙边说“不管谁遇到困难,你都要帮助他啊”;当该走的时候,爸爸说”那就得靠它自己了”,而妈妈则是担心地说“他一个人能行吗?”可见,爸爸的爱是一种保护性、力量型的爱,而妈妈的爱是一种关爱性、和谐型的爱。

2.父母爱的陪伴与成长。

爱是一种永久的陪伴吗?不是。对于成长来说,爱有时候是陪伴、是保护,但是到了一定的时候爱却是一种分离、是放手。否则爱会成为阻碍成长的负担。就像故事里,小翼龙也要长大了,该教给它的东西也教了,这个时候爸爸妈妈该离开它了。爸爸表现的比较坚决和信任,而妈妈则表现出更多的担心与不舍,但是最后还是在小翼龙熟睡的夜晚离开了。于是小翼龙开始了独自面对这个世界,用爸爸妈妈教它的本领生存下去,这便是成长。

3.延续爱更是真正的成长。

的确,小翼龙马上就遇到了问题,它遇到了可怕的霸王龙,它该怎么办呢?慢慢它开始回忆起爸爸妈妈教过它的东西。因为爸爸妈妈说的不一样,所以小翼龙也犯愁了,也犹豫了,到底该怎么办?经过自己的思考,它想帮助受伤的霸王龙,但又不忘保护自己,于是它面对霸王龙的询问,它说“我是霸王龙”。随即它一直照顾到霸王龙痊愈,最后一刻它乘着风飞了起来,离开了霸王龙。

所以这里作者进一步深化了爱与成长这一对关系。在小翼龙身上表现出来的不仅是成长,更是对爱的延续。因为它不仅学会了保护自己,而且还学会了关爱他人。可见,成长不只是力量型的展现,也是一种关爱型的流露。或者更进一步说,拥有爱的意识与能力才是真正的成长。而这些是爸爸妈妈教给它的,缺一不可。

二、小议题:破除二元对立

从小议题来说,主要涉及以下几个议题:第一个就是到底听爸爸的话还是听妈妈的话?第二个我们可不可以撒谎?第三个是“霸王龙”一定是个坏家伙吗?这些议题直接贯穿大主题发展的始终,正是因为这些小议题才使得大主题显得更加真实、更富有故事性和思考价值。

1.听爸爸的还是听妈妈的?

在父母爱的过程中,父亲的爱和母亲的爱大部分时候都是不一样的。现实中也是这样,我们经常会面临到底是听父亲的,还是听母亲的!然而很多父母无形中也在为到底谁说话算数、谁做主而暗暗较劲,这其实就是家庭这一结构中的微观权力表现。

《我是霸王龙》给我们展现了一种理想的话语关系,即父母的话语各有侧重但相互补充,共同化作完整的爱构成健全的成长。当小翼龙看见霸王龙的时候,它想起爸爸曾经说过“霸王龙是个可怕的家伙”,于是它非常的小心。但是当它发现原来霸王龙受伤了,需要帮助,于是它又想起妈妈曾经说过“不管谁遇到困难,你都要帮助他啊!”所以小翼龙既听了爸爸的话,也听了妈妈的话,它既小心又充满爱心的给予了霸王龙照顾,展示了一个真正成长起来的小翼龙形象。

由此可见,爸爸的话和妈妈的话并非就是非此即彼、二元对立!两者的话可能都是对的,只有兼听才会更好地面对未来复杂的世界,才会真正成长起来。

2.可不可以撒谎?

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认为撒谎是不好的,而且这一价值判断也会传递给孩子们。就像经典的《狼来了》的故事,告诉我们的孩子不要撒谎哦!但现实却是复杂的,不管是小孩,还是大人,在生活中都会因为某些原因而去撒谎,而且有些撒谎其实大家是可以接受的。也就是说,有时候我们也是可以撒谎的。

绘本《我是霸王龙》就给我们生动形象的展示了什么时候可以撒谎,有时候撒谎也是美好的,从而打破了我们对于撒谎不好的刻板认知。当小翼龙说“我是霸王龙”的时候就是在撒谎,但是它撒谎一个是为了帮助霸王龙,另一个也是为了保护自己。所以它的这个撒谎显得理所当然又充满爱心与智慧,更是一种成长的表现。其实后面霸王龙也撒谎了,那就是它眼睛其实早都看得见了,却没有让小翼龙知道。它这样做只是为了不吓到小翼龙、怕伤害到小翼龙,更是想给小翼龙一个惊喜——当面说声“谢谢”!可见霸王龙的撒谎也是一种善意的谎言,是被小翼龙的爱感动之后爱的回馈。

3.“霸王龙”一定是坏家伙吗?

从小翼龙小,爸爸就告诫它“霸王龙是个可怕的家伙”,于是对于霸王龙的刻板认知就此形成了。当然这是一种很自然的生存需要,无可厚非。回归到我们的生活现实来讲,我们也会将很多人自然的归为“霸王龙”,是个坏家伙,形成一定的刻板印象。但这个“霸王龙”一定就是一个坏家伙吗?不见得。作者又给我们展示了另一种存在的可能。那就是“霸王龙”不一定是个坏家伙,而且它坏不坏还得看我们怎么对待它。

由于刻板印象,小翼龙知道霸王龙是个可怕的家伙,所以小翼龙非常小心翼翼。但是这个时候霸王龙受伤了,更需要被照顾,而且从当时的情境来判断也不对小翼龙构成威胁,所以小翼龙还是延续了妈妈那种对他人的关爱,决定帮助霸王龙。恰恰是在细心照顾霸王龙的过程中霸王龙也被感化了,想要当面说声谢谢。所以,当我们以和善对待他人的时候,可能的坏家伙也可能变成好家伙。正如古语云:“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刻板印象不仅是给小翼龙的,也是给霸王龙的。霸王龙为什么眼睛好了,知道照顾它的是小翼龙而不直接告诉小翼龙,是因为它也知道在小翼龙的心目中“霸王龙是个可怕的家伙”,所以它怕吓着小翼龙或者让小翼龙早早离它而去。这就是贴标签效应,小翼龙觉得霸王龙是坏家伙,霸王龙也知道自己是个“坏家伙”,所以它们就都在这种认知下互动。这样坏人依旧是坏人,尽管他也有可能是好人。

所以最后一幕,小翼龙飞向遥远的天空,霸王龙抱着鱼流着泪注视着小翼龙划过的天空,是多么地让人惋惜,也让人震感,引人深思。“霸王龙”不一定是坏家伙!

三、进一步的思考

回到“爱与成长”这一基本的主题上来,通过绘本的描述不得已让人还要继续思考,我们到底该怎么爱孩子才能够促进孩子完整的成长,孩子到底怎么接受、学习父母的爱而智慧地成长起来?而在小议题的讨论和思考中让我们需要破除很多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需要回归具体的生活、具体的情境,进而生发实践智慧。

1.对于父母来说,不同的爱如何成就完整的成长。

一个基本的现实是对于大部分孩子的成长来说,并不是由一位抚养人完成,而是在多位抚养人共同的供养与爱中成长的。但是不同的抚养人爱的方式却不一定是一样的,于是就涉及到抚养人之间如何协调他们爱的给予。首先需要警惕的是作为父母的我们“囿于自我”,觉得在爱孩子过程中自己是对的,而别人就是错的。也许大家都可以是对的,尤其是组合起来更有利于孩子的完整成长。其次是作为父母的我们需要发挥好自身的教养作用,同时也要该放手时就放手。有时候孩子的成长需要你扶一把,有时候他却需要自己来。第三,父母爱孩子也不是生来就会的。父母学习如何爱孩子也是一个修炼的过程、智慧积累的过程,是父母成长的过程。

2.对于孩子来说,如何学以致用实现智慧的成长。

父母的爱如何成就孩子的完整成长,不仅是父母的责任,其实也是孩子自己的责任。对于孩子来说,在面对父母不同的爱、不同的教导时该如何适从呢?如何在实际的生活中运用、延续父母的爱而实现智慧成长呢?第一,爱是成长的关键。我们是在各种爱的滋养下得以生存、成长起来的,学会爱、具有爱的能力与意识才是真正的成长。第二,兼容并包是完整成长的保障。父母之爱各有不同、各有所长、各有所用,所以我们需要兼容并包,将各种爱化作自身完整的成长养分。第三,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具体分析、判断情境、活用父母不同的爱与方法,从而实现自身的智慧成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是霸王龙》里的爱与成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nped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