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端午节的来临,各种各样的粽子又成为餐桌上的美味,肉馅、水果馅、果酱馅、栗子馅,可谓琳琅满目。让人不知吃什么样的才好,吃多少才够。
对此,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的药理教授常章富认为:吃粽子也有很多讲究,而各种保健粽子,既适合不同的人群,也让你吃得放更有营养,更加美味。
01
各种保健粽子,适合不同的人群
1.营养猪肉粽
糯米2.5公斤,鲜猪肉1.5公斤(肥瘦各半),酒25克,酱油150克,食盐70克,味精少许,苇叶适量。先将糯米淘洗干净,加糖、盐、酱油拌匀。再将猪肉切成长方形小块,与剩下的配料拌匀。
然后将苇叶卷成漏斗状,装入40克糯米,放上肥、瘦肉各一块,再加盖约30克糯米拨平,包好。将包好的粽子放入水中煮沸1小时后,再用文火煮1小时左右。蒸煮过程中要不断添水以保持原有水位,煮熟出锅即可。
此粽营养丰富,口感鲜嫩,特别适合正在发育的青少年食用。
2.养颜红枣粽
糯米1.5公斤,红枣0.5公斤。将糯米洗净,用凉水浸泡2小时后捞出。在卷成漏斗状的苇叶中装入糯米30克,然后放上红枣4个,再盖上一层糯米。包好后,将粽子入锅,加满冷水盖好,用旺火煮2小时左右即可。蒸煮过程中要加水以保持原有水位。
此粽甜糯可口,又因红枣有味甘性温,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之功效,所以此粽是粽中极品,适合女性朋友食用
3.开胃陈皮牛肉粽
泡过的糯米1公斤,牛肉、陈皮各100克,猪肉馅50克,麻油10克,猪油50克,葱末、姜末、食盐适量。用猪油将葱、姜末炒黄,依次放入牛肉、陈皮、猪肉馅炒半分钟后,淋上麻油即成馅。
包时先填进拌匀的糯米和绿豆,将馅料夹在中间。包好后将粽子入锅排紧,放冷水至浸没粽子,旺火煮1小时后,文火煮1小时即可。
此粽有一股浓浓牛肉香,而且陈皮又有开胃、健胃之功效,所以此粽最适合儿童食用。
4.消暑绿豆鸭蛋粽
糯米、绿豆各750克,花生米25克,熟咸鸭蛋蛋黄5个。将蛋黄切碎与糯米、绿豆、花生拌匀成馅。取泡过的苇叶折成漏斗状,填入适量馅料,包好后入锅,加入冷水浸没粽子,煮沸1小时后,改文火煮1小时即可。
此粽清香利口,而且绿豆又是消暑佳品,所以此粽适合每一个人食用。
5.清香果仁桂花粽
糯米1公斤,芝麻100克,猪油150克,白砂糖300克,桂花100克,食盐、淀粉适量。将白糖、芝麻、盐、猪油拌匀,边搅边加入淀粉,然后放入桂花,拌匀后即成馅。
在折成漏斗状的苇叶中填入约占1/3体积的糯米后,再放入1/3的馅,最后再盖1/3的糯米。包好后,入锅排紧,放水至浸没粽子。旺火煮1小时后,再用文火焖半小时即可。
此粽清香可口,而且桂花还有润肤美白作用,所以最适合爱美的女性朋友食用。
6]养生百果粽
糯米750克、青梅、菠萝肉、冬瓜条各25克,黑瓜子仁、核桃仁、葡萄干、红丝各15克,白砂糖300克。先将青梅、菠萝肉、冬瓜条各用白糖水煮,沥干水分,然后用白糖腌渍24小时,即成馅。包成五角方底粽,煮50分钟,离火焖4分钟即成。
此粽百味可口,香而不糯,并且百果中有开胃的、补气健脾的、益肾的等等,所以特别适合老年人食用。
粽子虽为节日中的鲜品,食之不当也会伤人。因为粽子是以糯米做主料的,糯米又是不宜消化的食品,过食以后会因伤脾胃而引起腹胀、腹泻等症状,因此老人、儿童及消化功能差的人群不可贪吃。
即便是脾胃功能强健者,也应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如果过节家里自己包粽子,要把握“现包、现吃”的原则,而从超市中购回的冷冻粽子,应蒸煮透了再吃。
02
这3类人吃粽子要注意
专家也提示,不是所有人都适宜吃粽子,以下几类人一定要注意哦!
1.糖尿病患者
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通常人们吃的时候还要加糖拌和,如果不加节制,就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甚至出现昏迷。
2.胃肠道患者
粽子的主料是糯米,不易消化,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会在胃里停留很长时间,刺激胃酸分泌,容易导致有慢性胃炎、食道炎的患者旧病复发。
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人若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使病情加重。
3.心血管病患者
肉粽和猪油豆沙粽所含脂肪多,属油腻食品。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03
购买粽子还要注意这2点
除了以上人群吃粽子有所顾忌,当我们买粽子的时候,也要注意以下问题。
1.露馅的粽子不要买
露馅的粽子一般都不新鲜,合格的粽子应粽角端正,扎线松紧适当,无明显露角,粽体无外漏。
2.少量购买,现吃现买
另外,粽子保质期很短,应注意少量购买,或现吃现买,购买后尽快食用,使用前要彻底加热煮透。
另外,早饭夜宵不宜吃粽子,粽子是糯米做的,本就不易消化,一大早吃粽子,糯米停留在胃里的时间更长,会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导致有慢性胃病、胃溃疡的人发病。
临睡前也不能把粽子当宵夜,否则晚上留在肚子里不易消化。
祝大家端午节安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