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好像特别流行“事以密成,语以泄败。”这种说法,我们总是被告诫做事之前不要声张,那样的话,想做的事儿就会做不成。如果前几年我就看到这种说法,保不齐就不会将我的读书计划公之于众。
几年前开始微信读书,越读越上瘾。鉴于之前寥寥的阅读量,面对浩瀚书海,就像炎炎夏日跳进清凉泳池,自是好一番畅游。
自知是无长性之人,生怕这大好兴致哪一天突然戛然而止,为了自我约束,便发出宏愿,要读书千本,分十个阶段完成,每阶段百本,没有时间限制。
到今天为止,已经完成了七个阶段的目标,也就是整整读完了700本书。
读书的目的可以有多种,但唯一不应该有的就是炫耀。所以我在此并无炫耀之意,只是完成目标后一种愉悦心情的宣泄和释放。
一听说某人读完了多少本书,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恐怕就是: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改变?
其实我很怕有人会问我这个问题。当我写出已读书700本时,我生怕有人会问:700本书,你都记得吗?
就像我不能告诉你,我上小学时学了多少生字,背了多少课文一样,我也不能告诉你,读了700本书,我都学到了什么,记住了什么。
事实上,我所记甚少。有的,记得书名,忘了内容,有的,书名都已经陌生。
效果如此之差,那这几年的功夫岂不是白费了?
应该不是。
最有力的反驳就是,我们不记得我们前些年吃的什么饭,可是,这些食物照样化作营养滋养了我们的血肉。
这种说法,对我很有安慰作用,至少心理上颇觉欣慰。可是,吃饭滋养了气血,这可以从我们的行动上体现出来。那读书的收获,又能从哪里得到验证呢?
言谈吗?对不起,我依然像以前那样讷于言。
写作吗?对不起,我依然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
知识结构吗?也对不起,我没有形成什么该有的知识结构。
那么,读了这些书,我究竟得到了什么?
可能什么也没得到。
好多人说,多多读书不如精读一本好书。
精读固然很好,可是精读哪一本呢?是别人推荐的吗?如果没有读过大量的书,你怎知哪一本书是适合你的?哪一本书才算是好书?
那些别人认为的好书,别人讲的大道理,你未必听得进去,总要自己试一试,才知究竟啊。
就像你来到一个百货商场,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你是在一个商品前久久停留,还是会都看看都转转呢?
看过转过之后,你才知道你喜欢哪一个,你会反过头来去找它,下一次你也许就会直奔它而去,不会在别的商品前停留。
你初到一个公园,你也不会在一个地方久待,你肯定会整个园子都转一转,看看哪处风景更好,自己更喜欢哪个地方。也许人多扎堆的地方,恰恰是你不喜欢的。你更喜欢独辟幽径,寻找心中的风景胜地。只有那里才是你愿意久待的地方。你会在那儿静坐,会拍照留念,也许还会沉思默想到夕阳西下…
读书也是如此。
虽然这种走马观花式读书,令我所得甚微,但无怨无悔。
读书真的不是一件功利性的事情。起先总想着进步提升,现在只想着,读就是了。
这样一想,读书的过程不仅没得到什么,还付出了很多,我付出了诸多时间和心力,最糟糕的是,读书损害了我的好视力。
这样说来,读书这件事好像是弊大于利。
我失去了时间和好视力,除此之外我的生活没有任何改变。
虽然,从书中,我看到各种世态炎凉,这让我更加珍惜亲情和友情,看到那么多人为生活奔波,艰难打拼,这让我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退休生活。
虽然,我从书中学会了坚强、忍耐、平和、相信…这些品质在我内心滋长壮大,可我的外表还是像从前那样不动声色。
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我自己照镜子,气质并无丝毫改变提升。
所以,我得到了什么?我真的什么也没得到。
既然这样,那书还要不要读?当然要读。
为什么?
因为上瘾。
现在每天都要拿起书读一会儿,一天不读,就觉得生活中少点儿什么。
而且还常常买起书来。
微读上有一个周二翻一翻活动。就像翻扑克牌一样,有9本书你可以任意翻起6本。然后这6本就属于你。
每周三还有读一读活动。18本书,只要你读书时长超过5分钟,这本书也归你。
周四还有分享活动,18本书你可以分享给别人,别人点开链接,这本书也送给你。
我最喜欢的还是那个翻扑克牌游戏,牌面上写good luck,有无数的意外和惊喜。每周二一大早就开始翻牌,乐此不疲。
有时候会翻到刚上新的书,有时候会翻到经典名著,有时会翻到体验卡,运气最好时会翻到书币,这时候,也是我最开心的时候。
读书时长也可以兑换书币。书币积攒多了,可以购买自己喜欢的电子书籍。虽然好多书都可以免费体验,但是当一本书真正为你所有之后,那种喜悦是难以言表的。尤其是你买到需付费才可读的书,瞬间感觉自己捡到了宝。关键是这些书都是你免费获得的,就问你惊不惊喜?
微读很了解人的心思,当人们习惯买书且赠币不够的时候,渐渐就会充值购买。就这样断断续续的,竟然也充了不少钱。
不但如此,看到好书还想收藏在手,于是又去买纸质书回来。
本来本着断舍离的精神,一再精简家中物品,能不要就不要,能不买就不买,可没想到,书却越来越多。
虽然做不到将每一本书都好好阅读,但看着它们被整整齐齐花花绿绿地摆在书橱里,心里竟也是说不出的满足。
每日稍有闲暇,可信手拿起案头床头或书橱的任意一本,翻看几页,便如沐春风,如淋细雨。
当然,书中不只有春风细雨,还有寒刀霜剑,可是合上书本,眼前便瞬时换了人间,一切如常,一切照旧,但好像又有什么东西变了,和以前有点不一样了。
究竟是什么变了呢?我真的说不清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