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常在想,35岁以后,我会变成什么样呢?
脑子里面只有两种可能——我成 为了一个为生计而四处奔波,每天累哈哈地计算着钱,过着小日子。
快下班了,还得去菜市场买菜,和大妈们砍价,一路为了几毛钱狂杀。也许那时候,卖菜的比我小,或者我得喊卖菜的一声姐姐,毕竟估计是同龄人。
买了菜,往家里赶,看见了睡在枕边的祖宗,和生下来的祖宗。为了两个祖宗开始一个劲地在厨房捣腾,还得被他们嫌弃各种不好吧。
再也没有现在做菜时的享受,只是为了生存。如果情况再坏一点的话,祖宗的祖宗妈还得过来指手划脚。
这种生活光是想想就觉得很累。
另一种生活,应该是我在公司端着精致的杯子,喝着出差带回来的小咖啡,品着细选的糕点,穿着优雅的连衣裙。
窗外,望着这繁华的世间,车水马龙,万家灯火。
电话响的时候,一个男人的声音从电话那头飘进来:“晚饭想吃什么,出去吃吗?还是尝尝我的手艺,女儿我已经接了”,满满笑意。
整理好桌上已经游刃有余的工作,走出办公室的大门,和每个人微笑转身。
极端就是这两种。
总有一堆人说着,你已经25,26了,还想什么工作有发展啊,你也就这样了。赶紧找个人嫁了实际点。
有次理发的时候,小哥说:“女孩子不要出去闯,有什么用,不都还是要回来嫁人,而且也没见得闯出什么来”。
即使,什么都没闯出来,至少我的心态变了,我的想法宽了,在沉默或者痛苦中,有莫扎特陪我。
而且,再多的挣扎,不过是为了之后的岁月不用那么迁就别人,稍微的迁就一下自己。
读书的时候,十几岁是为了二十几岁能为自己做主,那么同样的,继续地学习和努力地工作是为了三十几的时候能选择自己的生活。
因为只有继续珍用现在的时间,才能让未来的时间变得更能称知为“时间”。
现在我的二十几岁,是为了前方的三十几岁,而不是为了过去岁月的弥补。
如果说我的过去是坠落的,或者说是痛苦的,我可能会让这一切继续保持,或者我会用匆忙的婚姻来挽救。不过这些都将持续,下次,还有下下次。
打破那层玻璃,前方的世界才是真实的碰触。
(公众号:朝暮余温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