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江城子
金陵淮水潺潺泣 梧桐貌 才情高
幾經興衰 喧囂中獨傲
縱有慈心思社稷
抵不過 世俗惡
而今身往清淨去 意逍遙 自清高
來人淚目 無語話淒涼
獨念先生風骨氣
斟濁酒,送西行
得知陈老师患病到走,不过寥寥几天的光景,据说他倒在了讲台上,一如当年他的父亲。于他,这似乎是很好的归宿了。
可心绪总不平静,是对失去这样一位十几年的良师益友的悲伤,也是感慨这个世上从此少博览群书而又心智清明的大师的怅然。
2002年的夏天,我离开北京,来到了南京这样一个温婉的古都,就读商学院。
带着对大学的憧憬,一开始一切都是新鲜的,于是我也就着高考后的倦怠,和几分好奇的心情,步履在其中。
我记得那是一个南京初冬微冷的傍晚,我和同学相约去听一场讲座,演讲者陈钢,据说号称河海四大名嘴。
我那时对这个名字,这个人,都一无所知。
我记得,我和同学到达讲座现场的时候,在河海大学江宁校区的致用楼一个很大的教室,整个教室里已经座无虚席,连走道过道都站满了人。于是我也在靠近教室门口的一个角落里,开始了聆听。
那时我听到过了最精彩的演讲。
如果说我那时对大学的理解,还只是那个校园,那个宿舍,那些课程的话,陈老师的演讲打破了这个表面的东西,直击内里。如果说在我那时对所就读的大学未能得到满足的期待里,那是大师云集成的,更多的知识和经历堆砌成了从容淡定。
如果说我在大学里,摸索出了一丝缝隙,有些许光芒透射出来,映衬一条似是而非的通向我心所向之路,那么陈老师的演讲,则为我打开了一扇天窗,让光照射进来,前路光明起来。
我在18年前的日记里澎湃的记录着那些对我来说庞杂无章,而又惊奇无比的思路。我的内心里觉得,这是我所期望的大学。
后来有幸又上过陈老师的课,听过他的其他讲座。也发过些邮件短信,潦草描画些世事和观点,于是跟他也熟络起来,亦师亦友。
聊的最多的是红楼梦,从原著人物,诗词歌赋,到当年的红楼选秀,陈晓旭出家,云云。交换观点,感叹世俗,如获知音。
陈老师为人极平和,对学生多鼓励尊重。 他读书众多,涉猎广阔,观点新奇独特,连他的人,也是特立独行的。
2006年我毕业,先回了北京,后来又去了深圳,再后来出国,我的漂泊也越发遥远无际。时间就这样过去,十几年间,变换了行业,经历了变故,也靠岸皈依,结婚生子。
十几年间,同陈老师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联络,评一句哪年的春晚,论一声当下的世事。在同他交流的时候,我感到我还是那个内里棱角分明的人,还没有被世俗洗涤同化,还带着几分真诚果敢。
十几年间,只匆匆见过两面。每次见他,他都如从前那样的宽和,健谈,深刻。
他的身上有着那一代人的印记,有对知识的尊重。他是地道的北大人,清高独特,逍遥不羁。
而今良师益友离去,这个世界从此少了他深沉的声音。
可思想无界,精神无界!比金钱富有,比权力持重。
谨以此文,纪念我的老师陈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