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卡的语言环境,还是有点复杂的。主体民族僧加罗说的是僧加罗语,第二大民族泰米尔族说的是泰米尔语,这两种也是官方语言,还有绕不开的英语,这也是教育体系中一门必修的课程,在任何具有专业性的领域,英语都是绕不开的语言。所以,一般兰卡人会说僧加罗与泰米尔语的同时,也多少会说一点英语,熟练程度因人而异。
最近几年,中国承包的兰卡的工程很多,我那时所在的工地是在一个大约在科伦坡与康提之间山区的一个地方,不繁华,也不荒凉,平淡无奇、普普通通的的一个兰卡村庄。
工地上有中国人,有兰卡人,兰卡人又分僧加罗族和泰米尔族。
按照常理,日常工作中的中国人与兰卡人的沟通会成一个问题,毕竟,总不能为每一个中国人都配一个翻译吧。
但这没有成为一个问题,因为在这里,大家个个是语言表达的高手。
高手中,最出色的还是负责车队的曾队长。曾队长,不到四十岁的年纪,中等身材,方脸,微胖,和别人聊天,说着说着,自己就笑了。
作为车队队长,曾队长管理着工地上所有能动的机器,当然还有操作这些机器的人,这些人中,多数都是兰卡人。所有日常工作中经常会出现以下这种对话。
:麻将,you truck副坝 go, ok?
:Ok, boss
: you go,挖机 no go。
:挖机no go?
:no go
作为队长,曾队长还要负责给司机们做例行的和非例行的安全教育,一到这个时候,就能看到以下景象。
一个中等身材,微胖方脸的中国中年男子,站在台阶上,手舞足蹈,言辞激昂,对着台阶下一群兰卡人,这群人或站着,或坐着,三个一伙五个一群,有睁着眼的,有眯着眼的,都仰着头看着这个中国人。
:No alibaba, alibaba no good. Alibaba, me see,回家啦。
:Sumudu, you truck嗡嗡 嗖嗖 (模仿狠踩油门状),no good, 砰!(模仿碰撞),you 好死劈头(hospital),(模仿躺在床上状)。
(PS:alibaba是强盗、小偷的意思; hospital:医院)
一般在这种会议临近结束的时候,是当地司机反应问题的时间,他们或是抱怨交接班时上一班没有做完保养,或是就刚才的对自己的批评表示异议。这个时候,多张嘴对着曾队长一个人,叽叽喳喳,好不热闹。
:Boss, me truck diesel (柴油) no 啦,me no alibaba .
: .මගේ දුව ඊයේ රෝහලට ගියා,මම ඊයේ වැඩට ආවේ නැහැ(罗马字母转译:Boss, Mama iya dura hospital giya, mama vedha ava nae;我女儿昨天去医院,所以我没来上班)
碰到这种曾队长没听明白或是不愿意听明白的时候,曾队长便会说
:me no understand.,散会!
像曾队长这种语言表达的太过出色,一般人不大容易做到,但其他中国人多多少少还是会说一点英语或是当地话,比如麻将(哥们)、yes、 no 、good、 no good、 ok、no ok,红大姨 (好的)、 样 (走)。兰卡人在与中国人的长时间接触后,也能听懂一点汉语词汇。所以,工地每天都会出现以下类似的对话:
:麻将,这个ok,那个no ok?
:Eyi(为什么) ,那个 no ok?,那个 good.
:麻将,以下是肢体语言时间,ok?
: oh
:麻将,me样,you no 样
:Ok, me no样
万能的“no problem”
No problem在工地上算得上是高频词汇了,尤其是兰卡人,在手脚并用,唾沫满天飞交代半天后,兰卡人多会以一句 ok, no problem 来回应你。
No problem,信你就见了鬼了,那不是no problem.那全是problem。
怎么办?接着说,加重语气地说。等你一脸严肃的说完,再看兰卡人,面带微笑地冲着你摇头晃脑,也不知是表示听懂了还是没听懂。
唉,再说一遍吧。
迷一般的“恰巴洽巴”
“恰巴洽巴”在那个工地表示吃的意思,尤用在吃饭上,兰卡人爱在和中国人打招呼时用这个词以示亲昵。一开始大家都以为这是兰卡语言中的一个词汇,直到后来一个当地人问我为什么中国吃饭要用恰巴洽巴这个单词。
合着他们认为这是一个汉语单词,难道我这么多年学的都是假汉语?
后来我们推测这可能是中国某个地区的方言,被兰卡人走形模仿后在工地广为传播。
都说语言学习最需要的是语言环境,看看这工地上这群多语种复合型表达的语言人才,这话,还真对。
本文章投稿给“斯里兰卡小妞”公众号,“斯里兰卡小妞”“是关于斯里兰卡的华人第一公众号,同时是斯里兰卡华人媒体代表,是双方互相了解的重要窗口。
2018-05-2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