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都市中,为心灵造一处避风的港湾

都市中,为心灵造一处避风的港湾

作者: 普门禅 | 来源:发表于2020-03-28 15:32 被阅读0次

    所谓道场,就是用心用功办道的地方,也是心灵避风的港湾。

    过去有一位佚名禅师,为破除人们对道场相的执著,作过一首偈颂:“无处青山不道场,何须策杖礼清凉?云中纵有金毛现,正眼观时非吉样。”清凉山指的是五台山,是文殊菩萨应化的道场。金毛,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青狮子。吉祥,是文殊菩萨妙吉祥圣号的简称。

禅师

    这首诗的意思是,修禅的人一旦明心见性,证悟本来面目,法法自在圆融,也就自然而然觉知法身遍一切处,“无处青山不道场”,哪里不是道场!?一旦达到这种境界,行住坐卧与道相契了,自然也就远离染污,“何须策杖礼清凉”,若再去清凉山(五台山)寻找文殊菩萨,求取智慧,岂不是多此一举!

    对于悟道的人来说,确实如此。但对于一般人来说,没有清静,没有寺庵,没有道场,只在俗世红尘中炼心,要想成就其实很难。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生活方式的改变,五欲对人们空前的影响,城市钢筋水泥森林的挤压,现实生活中的竞争,造成人们一方面拼命积累财富来增加安全感,另一方面也深感心灵被深深禁锢,不得自在和安宁。

    若能在都市中、闹市间造一所禅堂,来引导迷茫的现代人,认清生活的目的和人生方向,应该是智慧的选择。

港湾

    尘璎(人名)曾在西安一条充满异域风情的购物街上,发现了一所禅堂,分外惊喜,她这样描述道:

    “这家都市禅堂的面积并不大,采用的是禅式的装修风格。一几、一案、一屏都来自精心的布局,没有任何赘余之物,清净恬淡的意境带给人一种无法言喻的熨帖和愉悦,就像一颗剔除了杂念的可以超越外物的心。这家禅堂的一半用于售卖禅服、香品和带着禅意的艺术品。另一半则设有五、六个实木的案几和条凳。案几上摆放着几本《心经》的摹本和笔墨,一铜质的莲花状香炉溢出丝丝缕缕的香气。三两个常客模样的女士正端坐在案几前潜心抄写经文。

    偌大的店里统共也只有两个服务员和一个收银员,两个服务员都是二十来岁清灵灵的小姑娘,穿着棉麻的禅服,娴静地分立在商品售卖和抄经堂两边,大部分时候只是微笑着垂手而立,并不过多打扰顾客,然而温柔的眼神却时时追随着顾客,只待顾客似有疑问时便可及时地回应,话语轻轻柔柔地以对方听清楚为度,在这样自在、舒适的环境中即使没有发现心仪之物,那也是一种额外的精神享受吧。收银员年纪稍大,有三十好几,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收银台上照样摆放着一本经书,想必这样的气质应该是长期经卷熏染出来的吧。”(尘璎《都市禅堂》)

    当尘璎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徘徊不定,“眼睛和双腿已经疲惫不堪却仍被贪婪的心支使着不断逡巡于琳琅满目的商品时,蓦然出现的禅堂总算给我一个停下来的理由。”

      尘璎的感受恰恰代表了现在人在面对利害取舍时,在外求的名闻利养和内养的心灵滋养发生矛盾时,对真正的需求所作的判断和价值取向。

    那么,作为禅文化载体的禅堂,如果以公共资源的面目出现,怎样的标准才能符合大众的期待,更好地为大众服务呢?

坐禅

    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佛教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充分发挥其道德教化功能,更好服务社会,服从国家的文化建设,积极引领佛教文化的实践者和爱好者,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正能量,应是目前的工作重心。这是禅文化推广弘扬的意义所在,也是禅堂建立的基石。

    由都市生活的特点和都市人的心理需求,可以判断都市人一旦与禅文化结缘,必定能建立起稳固的关系。所以,定位都市禅堂的宗旨应着眼于让更多人,不管有无宗教信仰,都能够认识自我,回归自我,舒缓生活压力,让禅修静心成为幸福和快乐指数的重要指标。

    我窃自想:能按照接机度众的功能和禅堂本有的职能,作为都市禅文化践行的切入点,应该设计这样的一间禅堂:

    一间禅房,一方净土,静静地立在喧嚣的闹市。 禅室前植有梅花,微风吹过,梅香飘荡,沁人心脾。仰首能观楼台烟雨,俯身可听门前风铃。在固定的时间静坐,随着时间慢下来,浮生偷闲,坐入时光深处。在这里,品茗、闻香、吃素、抄经、参禅……如是感受禅意慢生活。

静坐

    在这里,以浓厚的禅文化氛围带给有缘人一种内自在、外欢喜的生活。一顿素食,明明同样的人间烟火,却令人品出离尘远俗的味道;一缕盘香,浅吟梵唱,融开尘世的倔强,令生活化繁为简,让心灵回归当下的宁静。有那么一刻,你似乎忘记了身在何处,忘记了时光流动,忘记了你是谁……

    这样的禅堂定会深入我们的生活,成为繁忙的现代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关文章

  • 都市中,为心灵造一处避风的港湾

    所谓道场,就是用心用功办道的地方,也是心灵避风的港湾。 过去有一位佚名禅师,为破除人们对道场相的执著,作过...

  • 北京十大设计师周维: 75㎡二居室,呈现素雅舒适的温馨住宅

    对于游走繁忙城市的人来说,家的意义远不止为心灵的港湾,更是一处明媚的风景,于无声中抚平你焦虑的心灵。随着人们物质生...

  • 心灵的港湾,梦想·朗读者第十六期:《我的家在哪里》

    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是我们的避风港。那里有爱,那里有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避风港的温馨源自于心灵的感触,这感触就是...

  • 避风的港湾

    通过今晚跟婆婆聊天,发现不是坏人变好了,而是自己改变了,变的从容淡定,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每天自己需要做什...

  • 回家

    家是避风的港湾,家是心灵的驿站,喧嚣之后,总想帮老妈洗洗碗,陪老妈溜溜弯。

  • 追本溯源的精神乐园 舒适憩息的心灵港湾 躲避风雨的温暖巢穴 享受亲情的人间天堂

  • 南方这样过冬?北方人看见了,全都笑了

    南方冬天VS北方冬天,到底谁更冷? created by-蛋然.house 蛋然的故事小屋,繁杂人世的一处避风港湾...

  • 第二十四章(2)

    3 大屿坪岛的西北侧,有一处圆形港湾。这里是一片天然的避风港,一遇风暴,便会有渔船到这里避风。今天,这里停靠了十几...

  • 避风港湾

    我曾看过一篇文章,说家是避风的港湾,在外面受了欺负,挨饿受冻,第一时间会想到家,想到爸爸妈妈,于是,奋不顾身的奔跑...

  • 避风港湾

    风和日丽的日子 我们航行海面 台风来临的前夕 我们躲进港湾 航行 是在前进 躲避 也是前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都市中,为心灵造一处避风的港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nxs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