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间时间是用来干嘛的?
主要是用来上厕所的。
上了一个半小时的课,大墨也想去方便一下。
出门左转,发现洗手间门口已经排了很多同学,估摸着排队怎么着也得等个10分钟。
这时候,大墨做了个决定,去二楼看看,那边可能今天没有课。
走到二楼女洗手间,空空如也,感觉整个洗手间都是我的,有木有? XD
看来市场也经常不是有效的。
如果市场是有效的,大家会去调整方案去二楼看看,二楼人再多去三楼看看。
最后市场平衡的结果应该是一层二层等待差不多,差的时间就是上个楼的时间。
也就是说,“有效市场”下,跑二楼是没用的。
那么说明,市场常常是无效的。
为什呢?
1.信息不对称,楼下的人不知道楼上没人;
2.这事儿没那么重要,懒得折腾:大不了多等个十分钟,如果差2万块钱,那早就没了;
3.大家都相信“有效市场”,大家稍微想一下就觉得:肯定楼上也有很多人,去了也没用。
这种情况和一个经典的经济学家有趣故事很相似。
俩经济学家走在路上看到一张100元美钞,他们谁都不去捡,因为经济学家觉得“地上如果有真的100元美钞,早就被人捡走了,市场是有效的”。
但是事实上,如果地上掉了100元,总有第一个人把它捡走。
所以,学经济学的朋友们,尽信书不如无书,没准你是第一个捡走100元美钞的人呢?
如果着急去洗手间,别迷信有效市场,换一个试试。
(ps:不是鼓励你去异性厕所!)
历史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