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女孩小a,她看上一个名牌包包很久了,很多购物软件都在推这个包,这个月之内买还会附送同款的丝巾。
小a大学毕业后就在那个城市找到了工作,由于和老师关系很好,所以还住在学生宿舍里,平时花费不多,可这一个包包就几乎要刷爆她的信用卡,她从种草的那一刻起就犹豫来犹豫去。
问闺蜜,闺蜜说买,这包包配你那件连衣裙一定很好看,又送丝巾简直不要太值。问亲戚家表哥有没有路子,表哥说你疯了吧,你看看你那工作环境,买那东西值吗?
值与不值,谁说了算?夜里辗转反侧睡不着,一遍又一遍的翻看包包的高清大图,微信公众号、微博大v似乎约好了一样一起给她发这个包包的各种促销广告。终于,一天夜里梦醒,迷迷糊糊的直接下单了,看着订单状态变为“商家正在备货”,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有了这个包包以后,她着实美了一阵,博得了众多同事和朋友的“哦呼”,朋友圈也获得了无数点赞。不过揪心也是少不了的,每天早晨她看着包包通过安检闸机,心那叫一个疼。后来改为坐公交,可无论自己怎么奋力保护,人和包包还是一起被挤成了片儿,为了不让包包受伤,她每天五点起床骑共享单车去公交总站坐车。
还完了第二笔分期款,她把包包用绒布裹了起来,锁进了柜子,“目前确实不太值,先留好吧”,她这么想着,重新背起了她的大帆布包,别的不说,至少每天不用顶着黑眼圈去上班了。
值与不值,谁说了算?
当下我们似乎在被一种叫做消费主义的东西笼罩着,尤其这种消费主义还糅合了浪漫主义,他们不再赤裸裸的告诉你让你花钱,消费,而是告诉你,你值得更好的,你值得对自己更好一点,世界愈加开放包容,可正是这种多元价值观的广泛传播给了这种包装后的消费主义肥沃的成长土壤。就比如这个自己购买的包包,在某种语境下可以推崇为一个独立的象征,在另一种语境下又是物化自己的恶魔。
别人告诉你的值与不值没有任何意义,只有自己经过思考后内心发出的声音,才是给自己下指令的信号,才是能让自己认同的。打个比方,就说父母为你物色的相亲对象,一般来说只有他们认为“很值”。
值与不值,谁说了算?周围有个哥们儿买车,看好了要买新能源的两人座小车,结果从亲戚朋友到同事朋友,没有一个不反对的。
“买那种小车有什么用,一撞就瘪”
“没地方充电”
“加点钱换大排量suv啊”
“周末怎么带孩子出去玩”
然而他只是笑笑,依旧买了自己中意的车子,车子小好停靠,上下班不是太远开着也方便,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种东西,够用就行。
其实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对过度消费的反思就已经开始,那时候各大传统纸媒讨论的非常激烈。我并不是要批判消费主义,而只是建议我们不要将购买物品的过程,认为这是其他人对自己身份的认同。
更深一点说,就是不要让其他人,让资本,让各种社会因素,重构你对梦想,生活,幸福的认知,扭曲这些词语对于你自己的含义。
ps:说到底,不差钱的,管他值与不值,买买买啊!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牧山之远
关注几个有趣的灵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