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双标”这个词的时候,是在微博上看xx明星和xx明显粉丝互撕的时候。
双标大致意思就是:对自己和对别人用两套标准准则。而这两套标准呢,一般为宽以待己,严以待人。
一般组词组句用法为“做人不能太双标”,意思就是说做人要原则一致。
关于这一道德标准,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已经提出来过了,也便是我们自小被教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
原则一致是孔子思想中合乎“仁道”的标准,是君子的标准。也就是说原则一致,“做人不能太双标”本身就是一种高道德标准。
可是一个拥有高道德标准的人,真正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正人君子,真的会去要求别人达到和自己一样的高道德标准吗?真的会拿自己的高道德标准去要求所有人吗?
这似乎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于是我们就发现了,那些往往口上喊着要别人不双标的人,才是真正双标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