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和今天从外面回来都是步行的。打车十几分钟的路程,大概是三四公里。以往出门,这点距离我都是不愿步行的,更何况路不熟。
步行越来越被大家抛弃,以前或许是因为城市越来越像座迷宫,但随着导航软件的普及,现在更多则是因为大家追求效率和舒适。好像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很急,每个人也都淋不得雨晒不得太阳了。
我的微信列表上有两位朋友却是走路高手。
这两位朋友和我年龄相仿,一男一女,他们彼此不认识。我看着他们在几年时间里,以步行、搭车、睡沙发的方式环游世界,脚步遍及亚、非、欧、澳、北美、南美各国,那个男孩甚至还去到了南极。
那个女孩叫帆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她在中亚旅行期间,着手申请学校,申到了剑桥大学,然后用几个月时间步行、搭车,从中亚穿越西伯利亚平原,再穿过欧洲大陆,最后抵达英国开学报到。
很多时候我都会想起这个事情。有一次坐末班车从深圳回到银滩,已经很晚了,下了楼巴,没有车回爱琴海。这在以前,我铁定是要抱怨的,然后自己生闷气,可能还会坐在路边等人来救我。但那次,我想起帆帆的故事,于是一步步走回了爱琴海。其实也才不到两公里。
一步步走路是什么感觉呢?
是幸福。
当你不断地把左脚迈出,再把右脚迈出,其实是在用双脚亲吻大地。每一步,你都在和大地的脉搏连通,与宇宙共振。
这个过程中,如果你听歌,满脑子想事情,或者抱怨路好远,脚好疼,那就无法感受到幸福。
满脑子都是目标,只想迅速到达目的地的人,大概在到达的那一瞬间会很兴奋,但很快就又不快乐了,因为下一目标又出现了,他们又开始愁怎样迅速地到达下一个目标了。
朋友环游世界的事迹以种种方式影响着我。不单单是比以前更不怕走路,更不怕从陌生的地方回家了,有一次夜里做梦都梦见了自己在非洲某户人家里借宿。
随着大众旅游的普及,大部分人出去玩,第一反应是订机票、酒店、找攻略,如果想再省事儿些,那就找个旅行团,报个游学营,一笔钱一交,带上身体就出发了。但这样的游玩方式,一方面是经济压力大,另一方面,你无法深度触碰一个国家的文化。
你下了飞机,打车直奔酒店,睡一晚起来去知名建筑、景点前转一圈,吃几道当地菜,摆几个造型,拍照发朋友圈,然后搭飞机回来,这样又带回了什么呢?这种旅行方式,很难说真正拓展了生命的宽度和深度。因为你没有和那个国家的文化产生深度链接。如果你大部分时间都在飞机上、大巴上、计程车上,你的脚没有认认真真一步一步地在那片土地上走过,看到的风景又能有多细致呢?不说语言交流,你的眼睛甚至都没和除酒店餐厅服务人员以外的当地人对视过,又如何知道另一种文化下,人们看待世界看待生命的方式呢?
但如今疫情仍浩浩荡荡地席卷着全球,国门都出不去,更别说在异国他乡敲开陌生人的门,问:我可以在你家住三天,和你一起生活,跟你聊聊天吗?
后疫情时代,很多东西都将彻底和疫情前不一样。环游世界的梦,暂时先存着,让它自行发酵。我还是先认认真真走自己双脚已经触碰到的路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