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
孤独的追梦者

孤独的追梦者

作者: 丝竹悠扬 | 来源:发表于2023-03-13 06:30 被阅读0次

    近日,在给学生讲授《小石潭记》,我翻阅了作者柳宗元的小档案,他的经历,带给我不小的冲击,也给了我一些感触。

    为了把《小石潭记》中作者的心境讲解的更到位一些,比如作者为何“有乐到忧”,作者忧愁苦闷之情为何“根植于心”,为何即使快乐也是短暂的……为了讲透作品,就必须了解作者本人,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因此我翻阅了不少关于作者的资料。

    他是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今山西永济西人。他仅活了46岁,经历大起大落。人生开篇一帆风顺,出生于显赫家族,是名副其实的官二代,他精敏过人,少年成才,二十一岁中进士,前半生仕途顺遂。

    柳宗元受父母的影响很大。柳宗元父亲柳镇一生多在军旅和府县做一些地位不高的小官,死前为侍御史。由于长年接触社会现实,他洞达世务,激进用世。与一般士人儒生不同,他为人刚正不阿,不畏权暴,加之能诗善文,在当时有很高的声望和影响。

    柳宗元母亲卢氏精熟诗书,在战乱家无书时教柳宗元古赋十四首。柳镇长年在外为官,柳母善待族人,卢氏聪明贤淑,很有见识,并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正是母亲的启蒙教育,使柳宗元对知识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卢氏勤俭持家,训育子女,在早年避乱到南方时,宁肯自己挨饿,也要供养亲族。后来柳宗元得罪贬官,母亲跟随儿子到永州,没有丝毫怨言。她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在她身上体现了很多中国古代妇女的美德。

    柳宗元遭贬时,年近七旬的卢氏随之赴永州,身处恶劣的困境,她不露忧色,细心地照料着柳宗元,并不时地宽慰儿子,“明者不悼往事”,这是说聪明的人不要为过去的事悲伤和烦恼。而她自己却默默地忍受着巨大的痛苦,用宽厚的心怀和深沉的母爱温暖着柳宗元。

    柳宗元有两个姐姐但命运都很悲惨,年纪轻轻,三十几岁就劳累成疾去世了。嫁的都是大户人家,侍奉亲族,终年劳累致死。但柳宗元与两个姐夫的关系都很友好。

    在他平步青云时,因参加永贞革新失败,王叔远倒台后,他受到牵连,被贬为永州司马,开始了他十年流放生涯。在永州的十年,地方官员时时监视,是柳宗元最困厄、最艰难、最孤寂的十年。这困顿的十年,却是他文学创作的巅峰时刻,造就了他古文大家的绝世风范。

    被贬湖南永州后,常常探访山水,流连于自然境界中,以排解心中的郁闷,写下了备受后人推崇的“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就是其中之一。

    在永州的日子,他关心底层百姓,发展生产,兴办文教,比如他写的《捕蛇者说》写的是捕蛇人宁愿冒着生命危险去捕毒蛇免税,也不希望恢复赋税。这篇文章就是为百姓发声,鞭挞当时苛税猛于虎。

    《江雪》五言绝句也是作于永州谪居期间,借助歌咏隐居山水的渔翁,抒发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怀,抒发政治上的失意与苦闷。广阔寂寥的背景,更衬托出独钓寒江的孤舟,似一幅水墨画,渲染出绝美的意境。

    在追梦的路上,他是孤独的。他有着远大的理想,无奈,英雄无用武之地。在永州十年之久后,被召回京,他还想为朝廷做一些事,但官场的黑暗腐败,他怎么也看不惯,不久又被遭到排挤,贬到更远的柳州任职,

    因为有了永州十年的经历,他不再感到那么痛楚了。他像在永州一样,为官一方,在老百姓做实事,废除了当地人身典押的陋习,引导人们生产,兴办学校,柳州人们爱戴他,称他为“柳柳州”。

    柳宗元英年早逝,除与环境有关外,更源于十多年来接连不断的精神打击和心灵摧残!正是在这些打击、摧残和炎暑、毒虫、瘴气、疾病的交攻下,年仅四十六岁的诗人葬身柳州。

    当然,关于柳宗元的早逝,也有研究者说是因为家族遗传的原因,还列举了他家族中多人短命的事实作为佐证,比如他父亲,他姑姑,他两个姐姐,他侄女等人逝世时的年龄。

    本单元的另外一个作者也是和柳宗元一样,是个孤独的追梦者,他就是《桃花源记》的作者陶渊明。

    他们都有着远大的理想,都有着清高孤傲的品性,无奈世俗黑暗,容不得他们的铮铮傲骨。

    他们在追梦的路上,一直是孤独的,又是享受的,虽然得不到朝廷的重用,但他们内心深处有自己的坚守,我深信他们又是幸福充盈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孤独的追梦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ofq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