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从余光中散文里学到的

从余光中散文里学到的

作者: 苏叶叶 | 来源:发表于2020-06-20 07:47 被阅读0次

    放下手中书,横躺在床上。窗外白云是乳白色的,初看凝滞不动,注目片刻,便觉它前仆后继似得朝这边漫来。窗沿挡了参差的房屋与丘陵,落在视野中的仅剩蓝天与白云。上半边天蓝得心旷神怡,下半天天白得柔软舒适,多么澄净,不想起身,一起身便要看到不远处那高低错落而土灰的屋舍,就再也感受不到这天空的明丽清澈了。

    但终究还是得起来看书的,是这本书给了我灵感和震撼。这本书是余光中先生所写的散文集,叫《隔水呼渡》。以游记为主,翻开书里余光中先生写的序章,读罢,只觉后脑勺金光闪闪,颅内容物再也不是空荡荡的了。

    游记,我对其印象,只停留在小学生作文层面,总感觉它只能是流水账似得。如果景物描写的十分到位,也顶多是在流水账中印上几个好看的印章罢了。

    直到我看了梁衡先生的《觅渡》,方觉游记原来可以加上各种文化典故,站在所游之地,不仅游目骋怀,还可缅怀历史,充分联想。如是,整个游记仿佛活了起来,由轻薄废纸般的账单变成了沉甸厚重的“史册”。

    手头这本《隔水呼渡》更是令我恍然开朗。余光中先生写道:“游记不但是旅游经历的记录,也是所见所闻的知性整理。......有心的旅人不但行前要做准备功夫,对将游之地有所认识,不但身临异域要仔细观察,多留资料,并记日记,而且回家之后,还要利用资料来补走马看花之不足,好把囫囵的经历消化成思想。若是行前没有准备,当场草草张望,事后又不反省,那旅游只是散心而已。”

    上面这段话实在精辟绝伦,我之前常常觉得旅游无劲,鬼斧神工的国家级风景区去不成,看那些普通的亭台楼阁岩石又觉得无趣,无非就是跟同行者合合影罢了,然而自己长相实在丑陋,也不上镜,在人多的外头也不敢摆什么新颖的动作,因此旅游对我来说可有可无,要是遇上恶劣天气,还得咒骂自己为什么要出门来这种地方。

    七年前我独自登郁孤台,花了几十元门票,母亲在外等,说就一个小楼罢了,没什么好看的,我进去以后,果觉如此。三年前又至滕王阁脚下,想领略一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但同行者制止了,亦说也就是个阁楼罢了,没什么好看的。不久后又去了黄鹤楼,总算登楼了,但心里只会吟一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除此外,就是“啊,楼好高”或“啊,风好大”之类的,再无其他感想。

    现如今回忆起来,我感到真是亵渎了这些名胜古迹,游览这些地方,不是这样走马花都不观的,拍拍照、吹吹风就结束了,这的确十分无趣。如果事后写游记,那必然只能写出流水账。如果事前就准备要写篇好游记,抱着这种心态去游览,应该决计不会出现无趣的失落感。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好的游记是有艺术性的,而有艺术性的游记,不可缺少两点,一是感性:“恰如其分地表现感官经验,令读者进入情况,享受逼真的所谓“临场感”。”我所理解的意思就是有个能将读者感到身临其境的景物描写。

    二是蕴含知性:“游记的知性包括知识与思考:名胜的地理与人文,是知识;游后的感想,是思考。......上乘的游记应将知识与思想配合抒情与叙事,自然而机动地汇入散文的流逝里去。”游历滕王阁时,假如不知道这个阁楼的历史典故、气候风土,那游览起来当真就只不过是爬楼而已,内心不会产生任何悸动,更不会有历史的厚重感,心中空洞洞的,自然也就觉得看这滕王阁没劲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余光中散文里学到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ofw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