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今天全中国的媒体都在找他!!!

今天全中国的媒体都在找他!!!

作者: 赵先森的烟 | 来源:发表于2018-11-27 21:28 被阅读0次

全球首例基因编辑婴儿事件曝光,引发社会各界巨大质疑。负责这项临床试验的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瀚海基因董事长贺建奎被迅速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今天全中国的媒体都在找他!!!

贺建奎

昨日(26日),事件曝出首日,媒体都在寻找贺建奎的踪迹。按照计划,贺建奎将于今日(27日)上午在香港参加第二届人类基因组编辑国际峰会。然而,南都记者在现场发现,截至今晨9点仍未见贺建奎。

昨天夜间,据说是贺建奎团队媒体对接人的陈远林,在回复南都记者时曾表示,今天贺建奎会正常参加论坛。

今天全中国的媒体都在找他!!!

      贺建奎今早未见现身峰会

      根据港科院提供的会议议程,今天该论坛将针对人类基因、基因组及遗传变异的概括介绍;编辑基因所引起的社会及伦理问题;人类基因组编辑科学;现今政府对人类基因组编辑的行动及建议展开讨论。截止至今晨9点仍未见贺建奎。

    昨天夜间,据说是贺建奎团队媒体对接人的陈远林,在回复南都记者时曾表示,今天贺建奎会正常参加论坛。

    不过,第二届人类基因组编辑国际峰会筹委会主席David Baltimore今日表示,现在大会安排了贺教授在明天(28日)发表演讲,“但是我们也不知道要干什么,在他没有讲话之前我们不能发表任何意见。”

今天全中国的媒体都在找他!!!

第二届人类基因组编辑国际峰会筹委会主席David Baltimore(右一)

    对于贺建奎会否如期出现的问题,Baltimore教授表示,自己猜测贺建奎明天会出现,毕竟议程上已经安排,“我知道他昨天在香港,但是不知道他现在在哪里,也不知道他会说什么,但我们欢迎学者在峰会上介绍自己正在做的研究。”

此外,他表示峰会对于基因编辑是持开放态度的。而早在几年前,由美国国家学术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名为《Human Genome Editing:Science,Ethics,and Governance》其中涉及的原则是用于判断是否要在临床使用基因编辑技术。

今天全中国的媒体都在找他!!!

峰会对于基因编辑的原则。

    此前有媒体报道,贺建奎基因编辑的事件通过媒体发表,而实际上没有经过同行的期刊发表,中国医学科学院人文学院院长、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翟晓梅认为这是一种严重的学术不端。

  作为此次第二届人类基因组编辑国际峰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翟晓梅表示,“他绕过了同行,直接对媒体,这是一种不太好的做法,因为媒体不太懂你的专业,会带来很多不确定的信息,对科学、学术界会造成许多不良的影响”,翟晓梅表示。

今天全中国的媒体都在找他!!!

    香港中文大学CHAN今天下午,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部长茶座”活动中,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对引起社会极大关注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做出回应。徐南平表示,2003年颁布的《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规定,可以以研究为目的,对人体胚胎实施基因编辑和修饰,但体外培养期限自受精或者核移植开始不得超过14天,而本次“基因编辑婴儿”如果确认已出生,属于被明令禁止的,将按照中国有关法律和条例进行处理。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整理了数个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并将贺建奎的回应与之相对应

  质疑一:敲除CCR5基因后对两个婴儿来说是否安全?

贺建奎:除了防止HIV感染的基因外,没有改变其他基因。她们和其他孩子一样安全和健康。

  质疑二:这一技术的伦理和道德问题。著名物理学家霍金担心,一旦出现基因改造而成的“超人”,“没得到改造的人类”可能无法竞争,逐渐绝迹,或者变得“不重要”,人类会展开“自我设计”的竞争。

贺建奎:把孩子叫做“定制宝宝”是错误的,这对有遗传疾病的父母来说是一种诋毁,这在试图制造恐惧和厌恶的情绪,孩子并非被设计,而这也不是父母的意愿,这些父母携带着致命的遗传疾病,而这通常是两万个基因中的一个微小错误导致的,如果我们有能力帮助这些父母去保护他们的孩子,我们就不能见死不救。

我们拒绝基因增强,性别选择或是改变皮肤和眼睛的颜色,我们草拟了胚胎基因手术的五个基本准则,请您在听到指责声音的时候不要忘记,还有许多沉默的家庭,他们眼睁睁看着孩子饱受遗传疾病的痛苦。

我们提出了基因技术研究和应用领域需遵循的“核心价值”,包括Mercy for families in need(悲悯之心),Only for serious disease,never vanity(有所为更有所不为),Respect a child’s autonomy(探索你自由),Genes do not define you(生活需要奋斗),Everyone deserves freedom from genetic disease(促进普惠的健康权)5项伦理原则。

    质疑三:此项技术早就可以做,没有任何创新,但是全球的生物医学科学家们不去做、不敢做,就是因为脱靶的不确定性、其他巨大风险以及更重要的伦理。

贺建奎:媒体曾报道首例试管婴儿Louise Brown的出生,当时一度有些争议。但四十年来,法规、社会道德与试管技术一同发展,并帮助800多万儿童来到这个世界。试管技术切切实实给无数家庭带来福祉,现在我们的基因技术则是帮助少数家庭的新试管技术。

对于少数儿童,早期基因手术可能是治愈遗传性疾病和预防疾病的唯一可行方法。我希望你能同情他们。露露和娜娜的父母并不想要定制宝宝,他们只想要让孩子能预防疾病,并且平平静静茁壮成长。

基因手术目前仍然是一种治疗性技术,我认为负责任的父母是不会通过基因手术去改变胎儿头发或眼睛的颜色,人类增强应该被禁止,我知道我的工作会有些争议,但我相信这些家庭需要这个技术,为了他们,我愿意接受指责。

我们坚信历史终将站在我们这边,既然人工辅助生殖技术对家庭有益,那么基因手术在未来二三十年后也将会是合情合理的。

    质疑四:为什么选择HIV?是否是为了出名或吸引眼球?

贺建奎:安全性是我所有问题里面关注的第一要点,我们选择被了解最充分的基因之一——CCR5,实际上,有一亿人天然就拥有一种使CCR5基因失效的遗传变异,保护他们抵御HIV,这些人非常健康。

数十年来,许多临床研究用药物,模仿天然变异,包括美国第一例基因手术临床试验,试验被证明是安全的,抵御艾滋基因手术需要尽可能简单,简单到仅敲除几个DNA序列,虽然修复一个破碎的基因去治疗更多像家族性癌症或肌营养不良的疾病是有益的,但实现起来更复杂,目前,美国的研究表明尚未有这种修复能在胚胎层面取得良好效果。

选择HIV,也是基于现实世界的医学价值,HIV是致命的危险性极大的传染病,亟需医学突破。CCR5基因技术,虽然不适用于一般公众,但可能对一些受影响或非常高风险的家庭有价值。

贺建奎接受采访时曾说

“总要有人走这一步”

11月26日,美联社也报道了这则新闻,并且首次报道了在贺建奎的研究当中,一对受试夫妇就在这个月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女孩。美国一位生物医学专家称,从美联社的报道来看,美联社应该提前就了解到了贺建奎所做的这项研究,并精心做了报道的策划和准备。

在报道中,美联社记者联系上了贺建奎本人,进入了贺建奎的实验室,拍摄了图片和视频,视频中标注的地点位于深圳。

接受美联社采访中,贺建奎说,“对于胚胎基因编辑这项技术,终会登上世界的舞台,总有人要走这一步,不是我,也会是其他地方的什么人”。

CRISPR基因编辑发明人:

今天全中国的媒体都在找他!!!

支持限制、全面叫停对人类胚胎基因编辑

CRISPR Cas9基因编辑技术方面获得重大突破而声名鹊起的詹妮弗·杜德纳 (Jennifer Doudna)26日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网站上发表对全球首例基因编辑婴儿一事的回应。詹妮弗·杜德纳表示,假定今天的新闻得到证实,这使得对基因编辑技术的使用限制更为紧迫,我们应该限制对人类胚胎细胞的基因编辑仅仅用于确切的未被满足的医学需求。

同日,麻省理工学院博德研究所张峰教授也对此事发表了声明。张峰表示,敲除CCR5基因可能让一个人对西尼罗河病毒(West Nile virus)更加易感;考虑到基因组编辑技术还处于早期研究研究,支持全面叫停移植经过编辑的胚胎,直到建立一整套考虑周全的安全措施之后再开放。

贺建奎母校、美国莱斯大学:

校方不知情,已展开调查

公开资料显示,贺建奎曾师从Deem从事生物物理学研究,并于2010年获得莱斯大学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在美联社的报道中,Deem是“基因编辑婴儿”项目的参与者之一,并且在贺建奎的两家公司担任科学顾问委员。

Deem对美联社记者表示,有意向的参与者作出同意时,他就在中国。他认为这些参与者能够了解其中的风险。他和贺建奎曾经在莱斯大学一起研究疫苗,在他看来,基因编辑与疫苗类似。

美联社称,Deem和贺建奎都是物理学家,两人并没有人类临床试验的经验。

莱斯大学已经注意到相关报道和学界争议。有关负责人对南都记者表示,校方对“基因编辑婴儿”的研究并不知情。据校方了解,没有任何临床试验是在美国进行的。不过,根据报道中的描述,不管实验在何地进行,都是有违科学行为准则的,也有违学术界和莱斯大学的道德标准。学校已经对Deem博士参与研究的情况展开全面调查。

据媒体报道,在美国,开展人类基因编辑的临床试验必须经过 FDA 批准。去年2月,美国国家科学院发布报告称,“应该允许科学家修改人类胚胎,以消除镰状细胞性贫血等毁灭性遗传疾病”。但该报告指出,人类胚胎的基因编辑应以基础研究为由头,科学家不应该对已受精的胚胎进行编辑。

相关文章

  • 今天全中国的媒体都在找他!!!

    全球首例基因编辑婴儿事件曝光,引发社会各界巨大质疑。负责这项临床试验的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瀚海基因董事长贺建奎被迅...

  • 今天去找他

    今天来了深圳,去见他。 这一段时间,他特别忙,除了白天加班,晚上还要搬家。 今天之所以决定来找他,是因为我科三又约...

  • 腾讯 大家,今天看到了另一种声音

    也看到了一种希望 腾讯大家频道没了。 原因应当是那篇《肺炎爆发50天,全中国都在承受媒体死亡的代价》。文章用极其冷...

  • 今天清明:全中国哀悼!

    今天清明:全中国哀悼!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

  • 关于家暴的故事

    这两天全网都在说家暴。 媒体就这毛病,东边日出西边雨,一时间,全中国的家庭都涉嫌家暴了,但大家所说的这类男的打女的...

  • 建一座看不见的垃圾处理厂-课题思路梳理#谭谈复盘# Day216

    “垃圾分类”出现在今年2019年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中,成为今年全中国都在关注的一个词。以下是我对于垃圾分类的课题梳...

  • “冬至”吃烧麦

    今天是“冬至”节气,大概全中国的人民今天都在吃饺子吧,南方还有吃汤圆的,本来想今天也应应节气吃顿饺子,但是老公和儿...

  • 职场迷茫,请找他,找他,还找他

    今天下午2:20~5:05,我通过在行APP约见了陈清豪老师,进行了他的“专家职场生涯咨询,2019该往哪走”的全...

  • 来了,今年第一份我们甘心吃土的片单

    今天,全中国影迷都在羡慕北京。 为啥? 是下个月开幕的北京国际电影节,终于曝光首批片单。 坦白讲,在今天泥沙俱下的...

  • 读书节捐款倡议书

    广大的青少年朋友们。 大家好! 4月23日,这个神圣的日子,在今天,全中国都在阅读着书籍,全国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今天全中国的媒体都在找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ogn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