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发表文章的时候,有个事情一直没想明白:
今天上午掰着指头算了算,总算把这事儿捋清楚了。
可惜,等检索资料的时候我才发现这是多么大的一个坑:法律法规的沿革、食堂成本构成、宁夏大学食堂餐厅的审计报告、宁夏大学师生人数及民族构成~~~~~~~~
我读书少,实在扛不住这么大的工作量。
所以就先说一下结论,论据跟推理过程以后再想办法补上。
下面讲的只是基于我的粗浅见识作的粗笨的推理,这之间有一些精细的计算和详细资料的配合是缺失的,想到哪儿说到哪儿,有错误之处欢迎大家指正。
其实很简单,我查到了2015和2014两年宁夏大学毕业生的民族构成。
鉴于学校里的存量学生也不过就是那么四五年之间,这个比例应该能反映宁夏大学学生的民族构成基本是1:2。
也就是2个汉族学生对应1个清真学生。
按照跑普通人的常识食堂餐位跟食堂规模的设置比例就应该按照这个来,2:1.
可是实际情况是,宁夏大学有四个极大规模的清真餐厅、两个极小规模的“汉民餐厅”(其中一个已被关闭)。
而且,听说“汉民餐厅”的菜价高而且质量差、同时餐位才不过百多个。
这就很有趣了。也就是说宁夏大学的“汉民餐厅”跟其他省市高校的“清真餐厅”类似:餐位少而且规模极小。
但是没听说过其他省市高校里的清真餐厅有菜价高菜品差的情况发生。
这是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高校公办餐厅是都有财政补贴的,就算再小众的需求也不至于差距这么大。
还是想了半天才想清楚问题出在“规模效应”上。一个餐饮行业的会计人员居然这么晚才想清楚这个问题,真的是有点丢人啊。
我之前公司连锁店的员工餐就有类似的问题:规模越小的连锁店员工餐的单人成本就远远高于规模大的连锁店,而且它们的员工餐质量远不如规模大的连锁店。
这里面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公司规定单人每日员工餐的定额是相同的,这样规模大的连锁店因为员工数量大于规模小的店,可支配的菜金总额会多很多。
而一个人饭量是基本固定的,就算想要节源来控制成本,总不能把量减半、还上顿大白菜下顿大白菜吧?有其他店比着呢。
这就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每个月成本分析的时候,小店的厨师长都是一脸无奈:员工都很辛苦,总不能伙食太差吧?所以超标准就超了吧!哥认罚。
相同的情况,在宁夏大学食堂这儿有了新的解决办法。
用各种手段把汉族的学生驱赶到清真餐厅,这样1份清真用餐人数就可能变成3份。
更别说,过来这俩带着国家给的伙食补贴,扩大清真餐位的规模还能多领一份清真餐补。这一部分清真补贴应该多不过每人的伙食补贴,但是这些是白得的。
补贴跟人流带来的规模效应比应该比重不大,但是这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
这样,就把2份汉族学生的资源跟1份清真学生的资源进行了分摊。
本来那一份清真学生的资源,要来支付清真认证食品的高额溢价、专属炊具餐具成本、特定民族工作人员的工资,特定储存场所、隔离工作间的费用这些凭空多出来的成本,必然会影响菜价和质量。
而通过吞噬那另两份汉族学生的资源,不但摊薄了成本,而且因为资金的充足,对供应商会有更大的议价能力。翻过来这些利益又会转化成对非清真餐的优势。
正反馈建立,清真餐的疯狂扩张开始。
我看过一个人的博客,讲宁夏大学怎么从普通模式到清真餐的疯狂扩张到现在的规模。他认为这是市场的力量,是清真美食的胜利。
可惜,谁都知道,高校食堂本身就是一个封闭的垄断市场。不是食品供应商垄断而是高校支付者的垄断。
凭着手中的权力,校方会有一万种办法在这个垄断市场里搞垮任何竞争者。
最终结果就是现在的这种疯狂状态:明明是占比高的汉族,偏偏非清真餐厅会价高质次环境差规模小。因为本来能用来采购廉价非清真餐的资源已经被偷走了。
这就是掠夺、这就是剥削、这就是吸血。
历史上的殖民主义者就是这么干的、历史上入主中原的异族就是这么干的。
八旗子弟,以天下膏血自肥。
可笑的是,宁夏大学的汉族学生明明是多数、宁夏的汉族明明是主体民族。
民族自治就这么一步一步被偷换成了民族割据。
于是就有了“第一学生餐厅”、“第二学生餐厅”、“汉民餐厅”的侮辱命名序列。
试看今日之域内、竟是谁家之天下?
发布于 2017-08-1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