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轮的强化训练,基本格式都可以运用自如,欠缺的就是语言的美感了,这个牵扯的能力太多,有能力者可以挑战。目前还是保证底线:准确论述。
每次作文我写的都发平板上了,有同学这次竟引用了一整段,说明你认真看了。不过用得很恰切,放你文章里没有任何违和感,哈哈,增彩不少哦。没关系,合适用的尽管用,能用得恰切是你的本事。接下来惯例分析优劣。优点就是课堂分析的几条,不足现在写好发给你。
此次作文又暴露一大问题。因为前几次所给素材不长,三五行就没有了,所以开头引述时并没有字数的困扰。可是这次的作文材料所给的很长,就暴露了概括材料的能力短板。
审题立意没有问题,关键是如何引用材料。
如何引用所给材料?
在开头,总共才120字左右,不只是用素材,还得析材料从而引出自己的观点。这就意味着材料必须进行剪裁,提炼,概括。
怎么剪裁、提炼、概括?
肯定是选择能推出自己观点的内容。素材要和论点匹配,看下面这个例子。引用的材料。
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我一定要飞回祖国故园,去耕耘……”这句是重点,因为她已经奋斗,功成名就。现在要做的就是“反哺”,报效祖国,说明谢希德先生不忘本。而不是侧重在“奋斗”。而且开头前三行,基本上和自己所论述的观点没有太大的关系,在改卷老师和自己都知道素材的情况下,就可以略写或者不写。
所以,上面的学生在引述材料时怎么办?
有两种方案,其一,提炼概括与奋斗有关的句子。其二,直接引述有关语句,无关或者关系不大的删去不写。如若不然,那你在分析材料时最好能够自圆其说。
下面这则,多余的话(和自己观点关联不大的语言)就可以删去。
所以,当审题立意确定好了,如果是长的素材,那就围绕着自己的观点剪裁,如果觉得剪裁费劲,那就自己提炼概括。还是那个原则:留下能引出自己中心论点的内容。
下次主要训练议论段。如果下次测试还是长材料的话,记得把今天的笔记再看一下。(再次友情提示:所给素材可以作为自己论证观点的论据。最好用上)
凡事到最后都会皆大欢喜,如果没有,那一定是还没有到最后。让我们一块期待,相信种子,相信岁月!一起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