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出版被翻译为《未来是湿的》,在2009年出版,2012年再版时改成了现在的名字:《人人时代:无组织的组织力量》。作者克莱·舍基是一位研究互联网技术的社会和经济影响的美国作家,译者为胡泳、沈满琳,本书的叙述核心是互联网在建构群体方面的重要意义。所谓“湿的”,是针对硬件、软件提出的“湿件”概念,“软件”是思想,是编码化的,而“湿件”是技能,是可意会的知识,储存于人脑之中、无法与拥有它的人分离的知识、技能、信念。互联网就象征着人类“湿乎乎”的未来。
作者始终围绕着互联网和其他技术进步给群体动力学带来的改变而着墨,这种改变穿越了地理和文化的鸿沟。例如第六章在分析集体行动催生变革的过程中,作者写道“技术在其中的作用是通过消除两大障碍——信息的地方巨献和集体性反应所面临的壁垒,从而改变了公众反应的范围、力度,尤其是持续的时间。”这就是人人时代,互联网变革使得人人都靠社会化软件联结,在协同合作的工作空间之中,人和人的关系发生改变,组织变得“日常生活化”或者叫“大规模业余化”,从而形成“无组织的组织力量”。
所谓“无组织”并不是说等级组织制度已经完全消失了,而是说在过去,群体行为只有在组织的情况下方能发生,但现在互联网使得围绕熟悉话题和内容而直接产生有机组织成为可能。而这种变革同时也会带来新的产物,维基百科、开源平台的发展,以及人肉搜索、集群示威的争议性行为。
新技术让新式群体的形成成为可能,“人人都是自媒体”即是诸多现象之一。作者通过分析通过互联网人肉、追踪、获取来自社会各方帮助从而寻找到遗失手机的一个例子,说明互联网使得不同专业阶层(记者、侦探)所转移出来的能力到了公众手中,媒介旧有的限制和媒体行业因稀缺而生的优势和权力都被削减了,而向广泛而普通的“原本的受众”汇聚。
“人更容易理解面临竞争而不是被废弃的前景。”作者在文中尖锐地指出,媒体行业有一种自恋的偏见,仅仅将其他的专业媒介出口视做威胁来认真对待,而这种偏见令媒体采取了错误的防御。实际上,在成书的七年之后,媒体显然已经无法叉腰着睥睨众生,来忽视传播业余化对于整个行业的冲击。新闻从一种机构特权变为一个信息传播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与各种正式、非正式的集体与个人共存,早已成为了现实。
作者举了印刷机的推广导致誊写员这一职业跌下神坛的例子,来对互联网改变媒介环境的现状加以阐释。他所提出的观点是我之前很少考虑的,即威胁一种职业的变革很可能对社会是有利的,而职业人士们(这里就是记者呗)却通常只关心自我保护而非社会进步。从“先过滤再出版”到现在的“先出版再过滤”,媒体失去了议程设置的功能,也面临着全新的游戏规则;但换一个角度,虽然因为规模限制了互动,新社会化工具不能完全实现一个平等主义的到来,但自下而上的声音传播的可能性变大,而互动边界变得模糊。
这种论点为我思考记者职业环境的变化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但同时也不能完全同意,对于人人都是自媒体现状之下产生的问题作者并没有做过多的关注,但实际上,媒体行业中存在的危机和不安并非像誊写员们一样,完全出于失却职业和丧失权威的担忧(当然这种心态肯定是存在的),因变化而生的社会问题并不是能依靠对技术进步的阐释来一笔带过的。
不过,作者在叙述中说“看上去稳定的职业类别则失去了依据,但不是说职业记者和摄影师不存在了——没人会把鲍勃·伍德沃德或安妮·利波维茨当成业余的,但两个群体之间的主要区别已经消失了,曾经的断层现在只表现为一个缓坡”。我还是比较认同的,而缓坡既然存在,就会有一个输出和输入的倾角吧,事情还远没有到“每个人都能做,所以不论多么重要,都不能让人掏钱”的地步。(至于会不会有那么一天,我也不知道,我觉得没有)。
前文中提到互联网并不能带来一个平等时代,因为人们的互动是被规模所限制的,这种“可预料的不均衡”体现在各个领域中幂律分布(80/20理论)情况的存在。人们对于维基百科的贡献、在开源平台上的贡献,都体现出了这一点,维基社区的核心,是由一小部分维基贡献者所组成的,但整个社区是从贡献者群体中发展出来的。在这个社区中,和陌生人互惠互利的低代价,维持其实现长足的发展。
这一点体现在集体行为之中,也呈现出了差不多的原理,对于航空公司的抗议是通过一小撮坚定奔走的维权者和巨大的签名声援群体实现的,“在过去,少数几个动力十足的人和几乎没有动力的大众一起行动,通常导致令人沮丧的结果。那些激情四射的人不明白为什么大众没有更多的关心,大众则不明白这些痴迷者为什么不能闭嘴。到现在,有高度积极性的那些人能够较轻易地创造一个环境,让那些不那么积极的人不必成为激进分子而能同样发挥效用。”此时,无组织的组织行为,便发生了。
此外,作者在书中还提出了两个理论框架来表述互联网时代的无组织力量。一是用承诺、协议、工具这三个三元模型表述了互联网共同行动的基础,“书中所有的故事都符合这一点”;二是他用桥接型资本与结合型资本较好的表达了在互联网这样一个浩瀚的群体里群体间是如何发生联结进而协同的。
这本书和我现有知识框架重合最大的,或许是对媒体当前机构困境的种种表现的描述,作者那个关于圣经誊抄者被印刷时代淘汰的例子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媒体应该在顺应注意力时代的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原来社会功能而“负隅顽抗”,但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开始思考专业媒体机构的被冲击乃至未来或许会出现的“被淘汰”,会不会是一种必然。
无论如何,传播是不会停止的,而“视变革为常事”,或许是媒体人在场与谢幕时,都应该有的韧劲儿。
2019.07.12 中午吃了一两饭导致现在快饿晕的大阅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