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懂5句话,读懂《中庸》!

读懂5句话,读懂《中庸》!

作者: 曹玲_3ad8 | 来源:发表于2019-02-20 07:30 被阅读0次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注释】选自《中庸》第一章。

【译文】天所赋予的就叫做“性”,循其本性就叫做“道”,修行明道的就叫做“教”。

【赏析】这段话放在全书首章,可见为全书的总纲,说明性、道、教的含义与关系。

人的本性是上天赋予的,循着本性而行便是道。使道能不断的实现,即按照道的要求不断的修养便叫做教化。中庸之道便是各安其所,万物就得到化育。

“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於民。”

【注释】选自《中庸》第六章。

好问:不耻下问。迩言:浅近之言。隐:隐瞒,扬:宣扬。两端:即事情之理的正反两方面。用其中:在此之中,是指恰当的做法。

【译文】喜欢请教别人,而且喜欢体察人们浅近的话语,隐瞒不好的地方,而宣扬好的地方,善于把握事情的两个极端,采用中庸之道施行于人民。

【赏析】此处以舜之行事来说明中庸之道。

喜欢请教并能体察浅近之言,可见舜的大智、却不以为智,他懂得,其道无所不在,浅近之言仍不乏道的存在。儒家的道是指人生的正确途径,也即择善而行。

惩恶扬善,足见舜的性情笃诚,在与人为善的心情底下,只见人的优点,而不觉人的不善。

在分析掌握事理的正反两方面时,自然分辨过与不及,知道恰当的做法,然后施行于人民。

这便是舜的大智。以此鼓励人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择善而行,走人生正途,明辨善恶,以诚坚持下去。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注释】选自《中庸》第二十章。审:详细。笃:踏实、忠实。

【译文】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赏析】在道德实践中,知与行有着紧密的关系,两者的目标都是相同的,即善,坚持知行相结合的原则,就能达到目的。

为了能行,必须先知,儒家主张的博学,首先是学道、学礼,学文。

学道便是追求真理,学礼即“六艺”,学文即古代文献,也是博学求知的快捷途径,掌握前人对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经验总结。

有不懂的问题就要请教别人,并把学来的东西,经过认真的思考,深刻领会,消化变成自己的东西。

只有对学到的知识进行分析,考察,才能了解事物的本质,不被现象所迷惑。

人学习之后,就明白做人的道理,再把所学的知识去付诸行动,即运用到实践中,不断努力,永无止境,在道德实践的征途上日益前进。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注释】选自《中庸》第二十一章。诚:诚心,诚恳。明:明白。教:教育,教化。

【译文】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这叫做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这是教育的结果。

真诚就会明白事理,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真诚了。

【赏析】论述诚与明的关系。人能够明白事理,就可以确定自己内心所向的目标,以至去指导自己的行为。

由于人天生性善,也可反躬自省,自己的行为是否合于心中向善的本性,即真诚。

如此看来,真诚与明白事理,互为促进,相辅相成。“自诚明”是说由真诚而明理。

“自明诚”是说由明理而真诚。不论是出于天性或是教育的结果,一个人处世立身的原则都应是为仁行善,自觉自愿,不为外在力量所促使,做到这样,人就能达到至真至纯,至善至美的境界。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注释】选自《中庸》第二十二章。赞:助。参:与天地并立而为三。

【译文】只有天下最为诚心的人,才能够完全发挥自己的本性;能够完全发挥自己的本性,就能够完全发扬别人的本性;

能够完全发扬别人的本性,就能够完全发扬事物的本性;就可以帮助天地的演化和养育万物;可以帮助天地的演化和养育万物,就可以和天地配合成三了。

【赏析】至诚尽性是中庸全篇主旨所在。只有至诚者能尽其本性,实现其本性,一切人都能实现其本性,为仁善行表现在社会各个方面,则万物的天性也可以得到实现了。

人如果能发扬向善之心,由仁民爱民而爱万物,珍惜万物,就可以赞助天地的化育之功。

人类为万物之灵,可以以其智慧及能力让大自然中的万物得到适当的生存机会。

人可以与天地并地而为三。儒家这种致极,致美的思想境界值得每个人去追求,为之而不懈努力。

相关文章

  • 读懂5句话,读懂《中庸》!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注释】选自《中庸》第一章。 【译文】天所赋予的就叫做“性”,循其本性就...

  • 道石国际系统排列学院排列师五班《读懂孩子》读书心得一组王菲

    《读懂孩子》这本书,书名是读懂孩子,其实更加深入的是我们可以通过本书读懂系统、读懂自己、读懂情绪、读懂疾病,每一个...

  • 读懂自己

    真正读懂自我, 真正读懂自己的欲求, 真正读懂自己的情绪, 真正读懂自己的苦乐, 真正读懂自己的思维习性… 也就真...

  • 读心

    读懂自己 也读懂别人 读懂自己 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读懂别人 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别人 读懂你我 拉近你我之间的距离

  • 浅读黑格尔

    读懂黑格尔才能读懂马克思;读懂马克思才能读懂新中国;读懂新中国才能读懂我们自己。 黑格尔的哲学从逻辑学和辩证法开始...

  • 读未

    读懂山的静默,读懂月的苍凉,读懂天的宏远,读懂海的无涯。 可我,没有读懂你。 山有巍峨,月有皎白,天有澄明,海有深...

  • 读懂自己,你才能读懂人生

    你能读懂自己吗,读懂自己,你才能读懂人生 。“看清别人不容易,读懂自己更不易,真正能读懂自己的人绝对可谓心灵上的君...

  • 读懂《心》,读懂背叛,读懂爱,读懂恶

    读懂《心》,读懂背叛,读懂爱,读懂恶 夏目漱石的《心》。 太过简单,叙述平缓到凝滞。 语言平淡到不用思考。 故事也...

  • 找到自己

    生活是哲学的源头,生活包含了哲学的一切原理,读懂生活至关重要,读懂生活就读懂了哲学,读懂生活就读懂了自己,生活中触...

  • 我一生所求,不过一人。

    等你读懂我, 枯木早已开出花朵; 等你读懂我, 阳光早已晒干寂寞; 等你读懂我, 眼泪早已不再婆娑; 等你读懂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懂5句话,读懂《中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oqc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