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小欢喜》:别让你的爱成为孩子要逃离的枷锁

《小欢喜》:别让你的爱成为孩子要逃离的枷锁

作者: 小肉丸子_biu | 来源:发表于2019-10-21 12:08 被阅读0次

最近,这部以高考为话题背景,围绕着住在同一小区的三个不同的家庭展开的大热国产剧《小欢喜》终于落下来帷幕。

剧中的三组家庭都是圆满的迎来了他们的”小欢喜“。

离异家庭的乔英子终于等到父母复婚,解开心结去了心仪的南京大学;

方一凡成功考上南京艺术学院,呆萌学霸林磊儿凭实力进入清华大学,方家父母在小心而期待地等待着二胎的到来;

季杨杨的温柔妈妈刘静也是成功战胜病魔,季杨杨去了慕尼黑大学留学。

三个家庭,四个孩子,都迎来了各自新的成长阶段。

虽然剧名叫《小欢喜》,但中途经历的可不都是欢喜的事啊。

这其中三个家庭中最受热议的还是得看乔英子的家庭。

学霸乔英子,学习优秀,性格直爽,妈妈是名校金牌老师,坐拥北京四套学区房。爸爸还是个大老板。

本该是人人羡慕的身份加持,人生应该过得顺顺当当的。

但是背地里,他的妈妈宋倩却对她管束严厉,控制欲爆棚。


为了让英子平稳顺利度过高三,宋倩直接把自己的工作换了。

从名牌讲师到培训机构兼职,只为了有充足的时间准备英子的一日三餐。

她对英子的控制不仅在于一日三餐,甚至细分到每一分每一秒,给英子列了个严格的学习时间计划表。

没有娱乐,没有兴趣,只有学习,只有考上清华!

宋倩对女儿乔英子是满满的控制、专制。

乔英子的房间与客厅的墙壁是特意用隔音材料打造的,

书桌前方更是使用玻璃作为窗户,为的是让客厅的人可以一下子看见房间内的情况。

唯一还有点隐私可言的是玻璃位置有个百叶窗,但是开关却是在客厅外头。

乔英子在房间的所作所为都必须暴露在宋倩的眼前。


誓师大会上,英子在心愿气球写上自己喜欢的航天梦想“CNSA”,

却被宋倩问"这是什么东西”。强行让英子在气球上写上“高考700分,清华北大取其一”。

心愿气球也在争吵拉扯中破裂。

发现英子开始厌学,逃课,甚至去找前夫的时候,

宋倩的反应是跟英子生气,冷战,最后演变成争吵。

而且嘴巴里离不开几句伤人得话。

“妈妈,还不是为了你好。”

“我为了你什么都放弃了”

“你就那么讨厌妈妈吗”

种种情形都反映了宋倩对英子超乎平常,甚至是偏执病态的控制欲。

一、“宋倩式中国家长”的控制欲从何而来?

① 离婚致使对丈夫的爱转移到女儿身上

丈夫的疑似出轨让她选择离婚。于是宋倩把所有的精力和爱都放在了英子身上。

为了英子她放弃自己的工作甚至朋友。

丈夫的离开让她感到背叛,她禁止英子爸爸乔振东去看望英子,

誓师大会上三人的合照也生生截取前夫入镜部分,

当她发现英子逃学去找爸爸的时候她更是崩溃。

② 过分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设定女儿的人生


宋倩一直对英子的期望都是“考上清北。

她希望英子的人生不要像她失败的婚姻一样,

所以要英子按着她的计划来走。

她不允许英子有额外的娱乐时间,朋友送的乐高也是要没收,

英子喜欢的天文也是一直不予回应,甚至说“上了大学再看这些东西”。

宋倩也终于在一次争吵中直接吐露了自己的想法。

“你是我最重要的人,我们的人生理想应该是一样的呀”

③ 中国式的亲情绑架“我是为你好”


英子抑郁出走的时候,甚至想要跳海轻生。

宋倩还在苦苦相劝“妈妈都是为了你好啊”

这种话已经不是第一次说的了。

而英子也终于对着母亲宋倩喊出来自己藏匿已久的心声:

“我配不上你对我的爱”

“我不是非要考南大”

“我就是想要逃离你。”

中国父母,总是操着“我是为你好”的心,做着孩子并不接受甚至厌恶的事。

“我是为了你好”多么熟悉的话语,在父母的亲情绑架下,亲子之间早就已经失去了平等的关系,孩子的反驳演变成不孝。

二、怎么消除对孩子过度的控制欲

①爱孩子前先爱自己 

很多家长有了小孩后就觉得要把全部的爱都给到孩子。

有的家长甚至像宋倩一样放弃自己的工作事业,全心全意的陪读。

甚至还有些家长在有了孩子后,把孩子看做一切,冷落家庭冷落丈夫的。

其实爱任何人之前,最先要爱的都是自己。

当一个人失去了自我,她付出的爱会使很可怕的额,令人窒息的。

就像宋倩一样,专制、失去自我的爱,对孩子反而是中压迫,是个枷锁。

②对孩子保持适度的期待,别把孩子的人生想成你自己的


即使我们倾尽所有让他们得到最好的环境最好的资源去成长,但是我们还是不能让孩子活成“我们希望的样子”。

孩子虽说是你生育养育起来的,但说到底他还是一个独立的人。他被你抚养长大,但他有自己的灵魂,有自己想要的生活。

作为父母,对孩子保持适度的期待,父母陪他走的路也就只是人生的一小段。

即使未来,你的孩子要经历苦难,要经历挫折、失败,他的人生理应他自己去负责。

③学会沟通,换位思考

沟通其实是中国父母最缺乏的一项行动。

很多家长一直以为“我是为你好”,就到处操心孩子的事,最后得到孩子“不接受、不喜欢”的回复,就陷进“我辛辛苦苦为你做这些,还不是为了你”、“你为什么就这么对我呢”的伤感里。

其实不管是两三岁的,还是二三十岁,孩子永远都是你的孩子。不存在做不做错,为谁放弃什么的说法的。

试着去沟通,两人处在平等的位置去说出自己想法。互相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沟通可以解决很多事情。

④学会放手,学会长大

家长慢慢长大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学着自己长大的过程。

孩子从出生对世事懵懂到有自己的想法,想向世界表达自己的热爱,再到成全成熟可以轻易解决所有事情,这是一种长大。

而家长经历孩子的成长,也是自己的一个成大过程。要慢慢从为孩子想方设法解决一切,到逐步放手,让他熟悉世界的复杂,到最后完全的放手,让他过上自己的人生,甚至反过来照顾作为家长的我们。

家长和孩子都在长大,学会放手,才是长大。

三、人生又不是电视剧

《小欢喜》终于迎来了真正的小欢喜大结局。

专制霸道、控制欲爆棚的母亲宋倩最后还是学会放手,让英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

英子的抑郁症渐渐好转,父母复婚,在满满的家庭爱意中打开心结,走向了团圆美满的结局。

但是电视剧终归是电视剧。

现实中太专制霸道、对孩子爱的太深的家长,

最后对孩子造成的负担和枷锁真的是可以像电视剧一样轻松得到消除和原谅么。

怕是没那么简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欢喜》:别让你的爱成为孩子要逃离的枷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oqt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