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3听课(7)听张学伟老师《青山处处埋忠骨》

2023听课(7)听张学伟老师《青山处处埋忠骨》

作者: 相信未来_3257 | 来源:发表于2023-01-12 19:59 被阅读0次

今天是我第一次听张学伟老师的课,而透过这一课,我就被张老师圈粉,张老师真是太了不起了。这节课是一节感人肺腑的大课,听到最后,我的眼眶里都盈满了泪光,张老师不仅仅是在上课,更是将自己对于文本的深刻解读展现出来了。

《青山处处埋忠骨》是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文章,这个单元围绕四篇爱国主义主题的文章,训练学生“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的阅读能力。张老师这节课紧扣单元要点,引导学生从父亲、领袖两个角度体会人物“常人的情感”“伟人的胸怀”。学生在圈划、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主席内心的矛盾,很好地完成了单元目标。

张老师搜集资料的能力也特别强,张老师在课堂上总共引入了五次资料,这五份资料一份比一份更打动人心。开课时,张老师以《蝶恋花·答李淑一》切入,给课堂奠定了基调,又引入了毛岸英颠沛流离的一生,让学生对于毛岸英有了初步地了解。接着,第二次引入资料,这一次张老师讲述了这封电报的不同寻常,为毛主席看到电报的那一刻蓄势铺垫。在学生充分抓细节谈感受时,他自然引入毛主席警卫员的回忆,让学生再次做了一个从细节中体会人物内心的练习,这次的练习,丰富了学生对人物的感受。第四次引入的资料,是毛主席珍藏了26年的毛岸英的遗物,学生情感的闸门打开了,他们真的走进了这位老人的内心。没有想到,张老师最后又补充了藏在板仓杨家墙缝中52年的杨开慧的家书!这次资料的补充直接把课堂带入了高潮。

结课的时候,张老师顺势引入《七律·到韶山》,与开课时引入的“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形成闭环,学生在课堂上体悟到了文化的内涵。

革命文化的内容很难教,但要想教好,首先要做的是深度解读文本,挖掘文本背后存在的价值,并透过这一份份的资料,走进当时的情景再感受人物的心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革命文化浸润到学生的心田,也才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关文章

  • 2023听课(7)听张学伟老师《青山处处埋忠骨》

    今天是我第一次听张学伟老师的课,而透过这一课,我就被张老师圈粉,张老师真是太了不起了。这节课是一节感人肺腑的大课,...

  • 青山处处埋忠骨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无青山。-----纪念哪些无名的为国牺牲的英雄。 最近读了很多关于一些缉毒类的或卧底...

  • 青山处处埋忠骨

    周末和孩子去爬凤池山,走到山神弯道时,孩子指着路边标牌,惊奇道,这里什么时候有烈士陵园了? 在我们的印象里,凤池山...

  • 牺牲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

  • 山谷的眺望

    青山的雪巍峨的静谧。 绿色的边防哨所, 屹立在少年的心中, 侧耳听.侧耳听…… 青山处处埋忠骨, 英雄壮士不言归。...

  •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反思

    《青山处处埋忠骨》全文以毛泽东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先写彭德怀从朝鲜发出来的有关毛岸英牺牲的电报内容和毛泽东...

  •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反思

    《青山处处埋忠骨》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0课。课文分为一、二两部分,第一部分写了毛主席收到爱子毛岸英牺牲的...

  • 七古 有感于川军抗战

    野蛮日寇犯边关,热血男儿誓出川。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

  • 清明祭(一)

    中华自古多英烈, 青山处处埋忠骨。 又是一度清明祭, 松柏苍苍悼英魂。

  • 10月25日·抗美援朝纪念日·2021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71年前的暮秋,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保家卫国,踏上朝鲜的土地,开始进行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3听课(7)听张学伟老师《青山处处埋忠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ouw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