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分享《少有人走的路》中关于自律的第二个原则:承担责任。
我们必须面对属于自己的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基本前提。
说白了,首先得搞清楚到底是谁的问题,谁的问题谁承担。这让我想到一个案例:
一对夫妻朋友,老公炒外汇亏了钱,找老婆周转,想要赢回本金;老婆也有投机心理,把钱借给了老公。
老公继续在炒外汇的路上越走越远,一直没有赢,让他们的投机心理越来越重,最后赌上了全部家产,输了个精光。
于是,老婆天天骂老公,都是因为老公太贪心、急功近利,导致生活跌入谷底,负债累累。
从整件事情来看,肯定是老公的错。但仔细静下心来想想,当时把钱借给老公是老婆自己的选择。无论是什么原因,这个责任都得自己承担。
////////
作者在书中讲到,在面对问题时,会出现两种人:一种是神经官能症,一种是人格失调症。
神经官能症的人,认为责任都在自己身上,过度负责的表现。他们经常把一类话挂在嘴边:“我本可以”、“我或许应该”。
而人格失调症的人恰恰相反,把一切责任都推到他人身上,拒绝承担。他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我不能”、“我不得不”。
其实这两类人,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表现特别明显。
神经官能症的家长,觉得所有事情的责任都在自己身上,孩子有任何问题,都特别容易自责、内疚,把自己陷入痛苦之中;
同时这类家属于“手伸得特别长”的人,事无巨细地照顾孩子,把孩子的事变成自己的事。
从孩子上学到工作结婚,说好听点是关心,其实是控制,到最后发现:孩子变成了妈宝男。
有的孩子甚至上到大学之后,终于摆脱了父母的控制,于是开始各种摆烂、放纵自己。
而人格失调症的家长恰恰相反,他们从来不会检讨自己,把所有责任都推到他人身上,“都是因为你,我才成为家庭主妇”。
在人格失调症的家长的指责下,孩子无法理解事情的真正缘由,于是都归咎到自己身上,觉得自己怎么做都不对……,变得不够自信、焦虑抑郁。
你有没有发现,神经官能症和人格失调症就是一对儿欢喜冤家。神经官能症的父母过度负责,孩子就容易成为人格失调症;人格失调症的父母推卸责任,孩子就容易成为神经官能症。
////////
阿德勒《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提到了“课题分离”:老天的事儿,别人的事儿、自己的事儿。
搞清楚课题分离,自己的问题自己承担、自己解决,不推卸责任;
不是自己的问题,不要纠结其中,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拿得起、放得下。
勇于承担责任,就是要去直面自己的问题、解决问题,心智才会走向成熟;逃避问题,问题就会永远存在。
我们要做解决问题的人,不要做被问题解决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