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信息化时代保护我们的个人隐私,保护我们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是越来越重要的事情。
对于个人信息我一向比较谨慎,但是最近发生了一件事让我发现,我家宝宝的信息被贩卖兜售了。事情是这样的:
前天我接到一名自称是某个早教机构的推销员的电话,上来就问"你是xxx的家长吗?你家宝宝是不是快x岁了?我们这里有适合你家孩子的早教课……"。除了医院我从来没有把我家宝宝的姓名在任何地方填写过!这些机构如何知道孩子姓名和年龄的?只有医院和疫苗中心有孩子和家长完整的电话和姓名信息。
医院和卫生中心是机构,加之大陆法律是需要自己举证别人做了什么,而不是机构举证他们没有做什么,这在个人和机构的案件中把个人彻底逼到弱势的角落。
看吧,就连我们信任的医院也在贩卖我们的信息,更别说你平常办个会员卡呀,办个电话卡呀,在路上扫二维码送你个小东西,你都不知道你的信息早被泄露到哪里去了!我们早都在信息时代裸奔了!
五年前我接到自称是上海静安区法律的传票的电话,说我哪一月哪一天到上海什么地方刷信用卡消费了,因为没有还信息卡被上海静安区法院起诉,让我下个月25号下午几点出庭。
听到这个消息,我第一反应我的信息被泄露了,是不是身份证复印件被利用办了信用卡?当时确实有点怵,心想我如何自证清白呢?幸好那时在恐惧之外,我还有一丝丝理性,给上海静安区法院打电话核实。当听到法院的工作人员说,对于这种诈骗电话你不要理睬就行了,我才真正的确定那是个诈骗电话。
我也算是读很多书,很明白很多道理,理性强于感性的人,但是面对着诈骗电话以及他们背后的心理战术,还是会怵。
通过这件电话诈骗案件,我知道了不能听信任何主动的电话和短信的内容,要主动去找官方的信息。
说到短信,短信里面的链接,千万不要点。如果是自称客服的人员给你发的链接千万千万别点。请回到你买东西的平台,联系那里的客服。网上这类案件很多,财产损失多则几十万。
还有模仿你亲戚朋友的微信头像,QQ头像借钱的,或者说你的孩子在外地出了问题的(常见于孩子在外地上学的家庭)。遇到这种情况,请冷静下来,多找几个人商量,同时请主动联系他(最好是打电话的方式),确保联系到人。
密码不要通过文字发送。不要在微信或者QQ上发你的密码。通过打电话的方式更安全。
你的快递信息,火车票,不用的银行卡一定要剪碎了,不要随便就扔了。
不要贪图小便宜,去拿你的旧手机去换些小东西。你以为他们是回收零件,其实他们还顺带回收信息。
不要在朋友圈等公开的地方去晒晒家庭信息孩子的名字,照片,学校等等),要学会保护家人的隐私。对了,你所处的地理位置也不要暴露在网上,有人喜欢出去玩的时候,把地理位置写出来以在朋友圈中炫耀,其实这是非常危险的个人信息泄露事件。
保护自己及家人的个人信息,防止信息泄露造成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风险,为家庭安全护航。
程序员也怕信息泄露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