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被一则新闻给震惊到了!
英国3岁女童奥菲莉亚智商高达171,超过爱因斯坦,成为高智商俱乐部门萨中年龄最小的会员。据悉,她8个月时说了第一句话, 还很快学会了字母表、辨别颜色、数字等知识,目前智力已超6岁儿童,脑力排名可达前0.03%。
“有时候我觉得我是跟一个19岁的人说话,她有特殊的交流方式,她好像可以从所有事情中获取知识,而且比预想的迅速得多!”奥菲莉亚父母表示。网友纷纷表达羡慕之情以及对于自家孩子的期望!
揭开“毅力”的面纱!
那如何培养一个聪明宝宝呢?
英国著名心理专家表示:持久的恒心×坚持的毅力,才是聪明孩子制胜的关键!
毅力,即意志力,拥有毅力能让我们为了目标长久持续地努力。
在我们身边,常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我这孩子并不比别的孩子笨,就是没耐性,做事总是虎头蛇尾,半途而废。”其实做事是否有头有尾,有始有终,属于心理活动中的意志品质问题。意志是否坚强,长大后对学习、工作的成败都有重要的影响。
毅力是一个由孩子对一件事物的兴趣、热情、快乐、希望共同协作之下达到的一个结果。一个经常早晨赖床的孩子,他的理由可能会是“我好困”“天气好冷”……家长会觉得孩子“不能吃苦”“太娇贵”“没有毅力”。
其实,是幼儿园对他的吸引力不够,他觉得没有热情,才会磨磨蹭蹭,“没有毅力”。如果一个孩子特别喜欢幼儿园生活,那么去“上学”可能就变得特别有“吸引力”,赖床不“好玩”了,起床反而变成一件迫不及待的事情,所谓的“毅力”也就自然而然来了。
给毅力传输能量的是孩子们的热情、兴趣、希望以及对事物的良好体验。任何一份“缺乏快乐”的“坚持”都不能长久,即便最终达到了目标,效果可能也不是很好。
培养孩子对一件事物的“毅力”就是要让孩子对这件事有浓厚的兴趣,产生热情,抱有希望,就是要让他进入一个良好积极的情绪体验的循环。
培养“毅力”的误区
父母们希望培养孩子的毅力,但是他们往往比较着急,殊不知,太“急”也会出错!
误区1:毅力就是每做一件事都要有成果
二三岁左右的孩子,专注事物的时间最多只有五分钟,很容易放弃有难度的活动。一方面受孩子年龄太小,专注事物时间短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受到了挫折。
对于孩子不愿意关注不能带给他们快乐的事物,家长不要强压着他们去做,因为并不一定每一份坚持都是对的,毅力并不意味着每一件事情都要做出一个成果。
误区2:毅力就是自始至终专注一件事情
注意的种类分为无意识注意和有意识注意两种。无意识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的目标,不需要付出精力和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而有意识注意是指有预定的目标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维持的注意力。
0-3岁孩子的注意通常是以无意识注意为主的。他们的注意力特别容易受到“新鲜”刺激而转移,缺乏稳定性。随着年龄增长,他们在成长的过程更能感知到周围事物的变化,能引起孩子无意识注意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这个年龄阶段,必然是以无意识注意为主,而有意识注意处于萌发的阶段。
风铃、新买的小汽车……他在无意识注意的推动下关注了它们,而有意识注意又处于发展阶段,所以当他摸到风铃,拿到小汽车后,“了解认识”了它们,就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关注这些失去“神秘感”的事物。
毅力并不是说自始至终就要专注一件事情。年龄小的孩子,他们更需要自由探索的空间。通过对不同事情的尝试而逐渐形成自己的体验,排除不适合自己的,专注于自己真正感兴趣、能抱以长期热情的事物。
如何培养毅力呢?
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毅力与恒心呢?
榜样示范法
幼儿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自己首先要做到,并且要严格要求自己有始有终地按预定计划完成,绝不能半途而废。
在挫折教育方面,家长的身教胜于言教。要使孩子对挫折有更强的承受力,家长首先自己要冷静、客观、积极地对待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即使遇到了大的困难,也不要轻易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消极情绪,更不能夸大事实或失去理智,要用信心和勇气感染他们,让他们注意到自己是以轻松、乐观的态度对待失败的,鼓励孩子大胆、勇敢地面对失败。
故事熏陶法
幼儿喜欢听故事,并且可以从故事中潜移默化地学到很多知识。家长可以把对孩子的要求和某些深奥的道理编进故事里,讲给孩子听,孩子很容易接受。通过讲故事,让幼儿懂得了做事要有恒心与毅力的道理。
同时,励志小故事给孩子的不仅仅是情感上的愉悦,更主要的是给孩子一种精神上的激励,让孩子明白成功的人身上共有的优秀特点:有恒心,有毅力,敢于与困难做斗争。在这种启发下,孩子的潜意识里就会慢慢树立这种观念。
环境创设法
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对培养幼儿的恒心和毅力是非常重要的。当父母试图通过孩子做某事来培养他的恒心和毅力的时候,首先,一定要给他创造一个专注的环境,如:孩子看书的时候,一次只给他一本书,等他看完一本再换一本,而不是将很多书同时堆在他面前;孩子玩玩具的时候,可以一次只给他一两个玩具,而不是一下子给他一大堆玩具。
另外,当孩子在玩和做的过程中,出现厌烦、松劲的苗头时,家长应该及时督促,教育孩子,认准一件事后就要尽全力去努力,只要有恒心,只要能够坚持,那么,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养成一个做事有始有终、坚持到底的好习惯。
循序渐进法
培养孩子的恒心和毅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孩子越小注意力越不容易集中,做事情就越没有耐性,因此,父母可以用循序渐进的方法,从2分钟,3分钟开始,一点点延长时间,只要孩子有一点点进步,就及时给予鼓励,父母的肯定以及惊喜的表情是对孩子最好的鼓励,这样可以让他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得更好,以求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目标激励法
孩子做事之所以不能持之以恒,最可能的原因是对要做的事情失去了兴趣。因此,首先需要给他制定一个适当的目标,比如:用橡皮泥捏一只泥鸭子,用积木搭建一座小城堡等,让他在品尝成功的甘美的同时也感受努力的乐趣,就会给他带来再次的探索与继续努力的原动力。
恒心和毅力,是孩子成才路上必不可少的两个重要因素,要想让孩子适应明天的竞争,成为生活的强者,做有用之材,就必须注重对孩子进行恒心与毅力的培养。孩子的恒心和毅力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培养起来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这就要求家长不仅要以身做则,而且还要抓住生活中的每个机会对孩子进行启发和引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