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509974/65d5f8379724b809.jpg)
从2018年末开始持续写作,到现在累积输出近10万加的文字。
如果把之前的写作,比喻为造木阶段,只是不停地写。接下来的写作,我期许是雕木的过程,不再满足于完成,而是努力做到完美,写出优质、有自己的特色、能给人带来信息增量的好文章。
网络综艺《奇葩说》中辩手们在陈述自己观点时,每每让人点头称是的句子,都会一同显示在屏幕上。
“人生如果希望每一秒都快乐,最后那个快乐就会没有意义”
“善良是很珍贵的,但善良没有长出牙齿来,那就是软弱”
这些话,不仅衬托了辩手的观点、也收获了观众的认同。
优质的文章,我想也应该像这样,一语中的、一语入心。
写作是为了什么呢?
前几天朋友在我的鼓励下,终于敢于把文章分享出来。她的文字读下来就像在欣赏一幅画作,但在她看来那都是自己的鸡零狗碎。
她说:“我只是利用写作看透自己,想把自己写干净了。”
我问她:“万一你的鸡零狗碎,谁看了受到启发,就会有帮助呢?”
我们常说,阅读是与高人对话的最短捷径。自传记录了一个人的人生,也将那些经历分享给众人。所以,写作既是写给自己看,也是写给别人看。
写作,是一种表达工具,让我们通过文字来交流,认识世界、自我。
写作,是传播载体,让更多陌生人通过文字认识你。
写作,是在买时间,同样的话要说给不同时段认识的人,一个文章链接是最简单的表达方式。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09974/779f0594ec2ce323.png)
写作,从完整到完美的三个阶段
知乎网友说,衡量文笔好坏,有三个层次标准。
第一个层次是准确——能够准确表达出自己所思所想。
第二个层次是合理——文字描述符合逻辑,经得起细读。
第三个层次是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让人觉得是一种享受。
将这三个层次与《完美写作指南》作者劳拉·布朗绘制的写作圆环结合,我们可以想想写出“完美”文章的要素与方法。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20579/d6dc75c53593bb9d.png)
第一阶段:表达准确
正如劳拉说,没有人“不能写”,很多人只是不会写。文章依附于平台,总是有读者的,如果不考虑这一点,文章一不小心就成了碎碎念。
表达准确,我们可以着重在明确写作目标、确定读者这两个部分练习。
1.垂直领域,不盲目追热点
追随热点写文,是提高阅读量的必要方式。但是热点很多,不能盲目跟风。比如我的定位是写情感领域,分享恋爱知识,最近每天国内外疫情是时下的热点,但不适合我,如果写了关注我的读者会觉得很违和。
2.针对性阅读,寻找读者痛点
知名公众号运营者粥左罗说过,他在阅读一篇文章时,会先思考我为什么要点开这篇文章?这篇文章满足了我哪些需求?我还有什么想了解的内容这篇文章没有讲到?
在碎片阅读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这样的几个问题,增加思考角度,在自己写作时运用起来。想想你的读者究竟想看什么?
3.把想到的内容都写下来,再挑选自己擅长的
罗志祥周扬青分手事件爆发时,我知道追热点要快,赶紧想怎么写,但是我用了一个上午思考、找资料,最后放弃了。原因是我知道现在大家一定都在写这个话题,太想写个新颖的角度,但是又觉得没有写作思路,反而囚禁了自己。
后来总结我应该把想的内容都罗列出来,比如
发现男生劈腿,还要不要继续?
娱乐圈同样的事件频发,吃瓜群众该怎么看待?
女生该不该看男生手机?
然后选定,该不该看手机我有内容可以聊,再去寻找相关素材。而不是只为了标新而盲目,最后卡在了想这一步。
第二阶段:表达合理
让文章通顺,需要做到好好组织文章内容,我们可以用以下几个方式。
1.模拟优质写作模式,增强口语化
当代人的阅读心理是,我要读的比别人快,要掌握的比别人多。
文章辞藻一定要很华丽吗?简书一哥彭小六,自媒体达人秋叶大叔,这些大咖的文章几乎没多少金句或者根本没有金句,为什么爆文还能层出不穷?
原因就在于,他们的表达方式非常口语化、大众化,文章的信息密度强,字字句句传递的内容分量都很重,不需要多余的金句做修饰,也能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用对话的方式行文,既能提升阅读速度,也让逻辑表现合理。
2.给文章注入情感
上学时,老师常常说:“请有感情的朗诵课文。”但是如果一个文章,写的就是没有情感的,又怎么能朗诵出来呢?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感情,用语言融进去,让一篇文章有灵魂,有人情味。
3.列提纲,构思框架
除了正向列提纲的方式,劳拉·布朗还提出了“列反向提纲”。
不知道怎么写?先动笔写,想到什么写什么。写完之后,逐段总结出中心大意,这些就是你这篇文章的提纲草稿。接着你再从读者角度,对这个提纲进行重新排列和修改。
第三阶段:表达优美
文章能够读起来让人是一种享受,一方面是列出提纲后一气呵成写完,另一方面也是在初稿后,要不断地打磨、修改,提炼总结出金句。
1. 运用场景,建立金句素材库
关于经典的引用,大部分人的理解是我没有积累自己这个知识,当然无法引用。但真实的情况并非如此,很多时候是我们没有建立,调用知识的路径。
比如,昨天我看到“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句话,我忽然一愣,这个名句上学时我们都学过,但是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来的?不记得这句话的意思,使用的场景,自然在写文章的时候,不会想到用。
“人生立志需趁早”,当发展受限,当人生迷茫时,没有清晰的目标作为指引就会陷入一种困惑,也才有“人生如果能早早立志,怎么会有此时的困惑”。
“玲珑晒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对于年少时光的追忆,对于亲人、朋友的追忆,只有夜深人静时方有这种入骨相思,但何人知道呢。
像这样,遇到场景,调用一种感觉,然后一句金句就因此而出。再根据场景,把金句好好的理解透彻,积累自己的素材库。
2.打造金句的方式
有时候金句也不一定是引经据典,也可以是你的有感而发。
写金句可以运用押韵、重复、营造场景、氛围这几种方法。在句式关系上:对比、递进、选择等。
比如“你可以一天整成一个范冰冰,但你不能一天读成一个林徽因。”
比如好用的顶针句式运用,古有“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今有“过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在写作的路上,枯燥也有趣。看似不变的一次次文字的敲击,殊不知在这默默地坚持下,变化已经慢慢产生了。世界是个回音谷,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鸣谢
本文由六分之一社群联合创作,由蓝帽案主李思雨主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