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篇的内容,我的第一感受就是:直接就把“爱情至上”的观念给打消,直接降低了在婚姻里感情需求的各种期待。没有了高情感期待,哪里会有那么多的失望?痛苦呢?那样,人心大概还能消停会,还能稳定一点,不至于追求华而不实的“爱情”,会接受现实,踏实生活。
直接挺腰杆站立,是健康,完全的人。需要注入才能挺直腰杆站立,是病人,残缺的人。两者的区别,指的哪两者?
崇尚“爱情至上”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现,心理学呢?讲究满足其心理需求,尊重其感受,运营而生各种方法。咱们传统文化呢?直接就说这是不成熟的表现,提倡:爱情和婚姻不是靠身体的化学反应来维护的,靠的是双方的品德、责任感与亲情。这个提倡我是非常赞同的。
如果信奉爱情至上,谁能刺激你,谁就是你喜欢的人,这其实就是把肉欲与爱情等同了。这是对人类德行、道行很可怕的诱惑,是引诱人们学坏、走向深渊的陷阱。这句,我也十分认可。令人有了一个正当的理由,追求爱情,毫无道德制约,必让人为所欲为。
幸福在于掌握好“度”——平衡
不能太爱,太爱,抓的紧,控制力很强,会令人无法呼吸,自然想谈,反抗。不能太不冷淡,太冷淡,就失去了情感的粘性,无所谓的心里空洞,也令人毫无生活的重心,迷惘。中国文化讲“中道”——凡事不能太过。
爱情的三个阶段:
迷情:火热
激情:肉欲
亲情:维护了婚姻的稳定
婚姻的四个状态:
陶醉:幻想婚姻如天堂一样,彼此是最好的连理。
失望:原来你是这样的人呀。
凑合:凑合来凑合去。
和谐:有很高智慧的夫妻能上升到的阶段。
婚姻是:磨炼,是完善自心的一个道场,杨升生命能量的一个最好的道场。能量的提升:就是品德的提升,品德的补充。我很认同这段话,是真理。
又让我想起稻盛和夫老先生的里经营,工作哲学了,是如此的相同,果然,“道”是相同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