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润表的概念与作用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属于动态报表。利润表是以"收入-费用=利润"为理论依据,依照利润的形成原因及过程,将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发生的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的具体项目适当分类、汇总、排列和计算后编制而成。利润表也是企业最基本的会计报表之一,是所有独立核算企业都必须对外编报的会计报表。利润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反映一定会计期间收入实现和费用耗费等情况,揭示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2)反映企业经济活动成果的实现情况;
(3)提供财务数据,据以分析评价企业的获利能力及盈利增长趋势,从而为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二、利润表列报的基本要求
企业在利润表中应当对费用按照功能分类,分为从事经营业务发生的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等。
利润表至少应当单独列示反映下列信息的项目,会计准则另有规定的除外:
(1)营业收入;(2)营业成本;(3)税金及附加;(4)销售费用;(5)管理费用;(6)研发费用;(7)财务费用;(8)资产减值损失;(9)信用减值损失;(10)其他收益;(11)投资收益;(12)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3)资产处置收益;(14)营业利润;(15)营业外收人;(16)营业外支出;(17)利润总额;(18)所得税费用;(19)净利润;(20)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21)综合收益总额;(22)每股收益。
三、利润表的格式与结构
(一)利润表的格式
利润表的格式有单步式和多步式两种。在我国,企业应当采用多步式利润表,将不同性质的收入和费用分别进行对比,以便得出一些中间性的利润数据,帮助使用者理解企业经营成果的不同来源。
(二)利润表的结构
利润表通常包括表头和表体两部分:表头应列明报表名称、编制单位名称、财务报表涵盖的会计期间和人民币金额单位等内容;表体则反映形成经营成果的各个项目和计算过程。如表10-8所示。
四、利润表的填列
利润表各项目均需填列"本期金额"和"上期金额"两栏。利润表的编制以"营业收入"为起点和基础,依次按"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综合收益总额""每股收益"等步骤编制。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净敞口套期收益(一净敞口套期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其他收益+资产处置收益(-资产处置损失)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净亏损)=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每股收益=净利润(净亏损)-普通股加权平均数综合收益总额=净利润+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
利润表项目的填列说明如表10-9所示。
【例10-9】北京鸿铄新材料有限公司2023年12月31日,有关损益类科目发生额如表10-10所示。
根据上述资料,编制2023年12月31日的利润表("上期金额"栏略),如表10-11所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