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网络中级五期梁艳分享2295天,2023.09.02
参加完活动,工作人员问现在可能听懂云南话,我说还好了。如果对方语速慢点能听个七八成吧!如果快了那就不知道听进耳朵里的有多少。常常因为这个听不大懂被人误以为听力有问题。又问,能说几句简单的吗?我笑着说,凑活能说,但听着就不是当地人说出来的那个味儿,好像食物蹿味了一样,不好听。我说得蹩脚,人家听着心焦。我说学跟你听:“整哪样?~做什么”、“克哪点~去哪里?我话音未落,笑倒一片。然后,他们告诉我要如何说才能学得原汁原味,语气腔(音)调嘴型以及结合情境给出的态度(情绪)。试着模仿多次,还是很别扭,总之“字”都认识,就是那个“调调”始终对不上。虽然教的人很有耐心,旁边另一个学得人很快就掌握了“窍门”,说的大差不差,有那么些意思。对比之下,越发显得自己不灵光,也可能与自己一开始就给自己设限有关~认定自己模仿、学习能力弱、悟性慢半拍、学会新东西过程长等,所以学起来可能就没有那么的用心、专注,因为自我暗示就是~你一时半会儿是学不会的。于是自嘲着说,太笨了,看来一下子是学不会了。后来,我在想,是真的学不会、还是心里面不想学、还是觉得会不会说方言无所谓,反正也不影响沟通交流,又或在那样的场合,即不是学习的环境,本身就不会很投入在学习方言上。再加上自己学东西本身就慢。所以,学不会是正常的。不是在给自己找一个合适的理由,而是每个人都有优势之处,比如一起学习的另一个人,他就学得快,或许人家在模仿方面有优势。就如我的一个大学同学,模仿能力超强,学什么像什么,不仅形似神更像。从声音、体态、表情等都模仿的惟妙惟肖,人家也没有刻意地学习过,估计天生的能力或者遗传吧。我羡慕却不嫉妒,因为我知道我的某些优势之处也是他所不能极的。不要拿别人的优势和自己的劣势比,那要越比越灰心、越沮丧、越挫败。要整体去看自己和他人,虽说今天的“学不会”只是一段放松的小插曲,但透过“学不会”也带给自己在学习、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思考,这或许才是意料之外的收获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