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朱永新教授《我心中的理想德育》有感

读朱永新教授《我心中的理想德育》有感

作者: 星月社 | 来源:发表于2021-04-01 22:58 被阅读0次

学校以往的德育建设,是基于各种主题活动而开展的。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还需要持续的、系列的后续发力。

我们现如今的活动更多的不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而是以自身的发展需求为出发点,这就忽略了学生的教育主体定位。

德育工作,在农村学校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境地。虽然每学期都会提出详实的方案,但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并不会达成想要的效果。

当前以分数论的教育形态,让我们没有太多时间去设计并形成各自的德育模式。尽管教学方式各有不同,但德育输出却大同小异。

这源于我们对于真正的德育知之甚少,读了《我心中的理想德育》之后,我才知道教育的核心是育人,教书只是达到这种目的的一种手段。

爱因斯坦曾说:通过专业知识教育,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如果学生没有树立起对于价值的核心认同,缺乏对于美的鉴赏,以及良好道德的明显辨别,那么他便不是国家所倡导的“人”。我们所要培养的“人”,应该是文化与道德的完美结合。

优秀品质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会伴随着学习的纵深发展而潜移加深。它是需要我们创造彼此独立却又相互依存的自然活动,去提高整体的道德水平。

我们要回归自然的怀抱,去感受学生真实的喜怒哀乐,敬佩树干的坚强、称赞秋叶的依恋,甚至观察蚂蚁搬家都富有乐趣。

只有感同身受的经历,才能让孩子与自然建立羁绊,促使他们产生温柔与呵护的实践行为。太在乎身体的完美,容不下一丁点伤害,反而会疏远与亲朋之间的亲密,降低对于自然万物的敬畏。

趋于书本的教育总是缺乏温度,道德课程普遍成了说教类的美好臆想。书中的英雄形象正在离我们远去,哪怕借着缅怀先烈重温经典,学生依然无法真切地感受这其中悲惨与艰苦。

只有通过尚存的影像资料、馆藏的陈列物品、矗立的烈士碑文,或者革命战士的亲口叙述来复原战争的残酷,一次次带领我们走进动荡、激情的峥嵘岁月,汲取为理想而奋斗的强大信仰。

我们对于世界的教养,多半来自于言传身教,教师、家长或者其他亲密长辈就是最好的学习榜样。

我们希望学生成为什么样子,就要先有意识地向孝亲、英烈的优秀品质靠拢,让学生以崇敬的心理去对待,然后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修养。

我们的德育目标没有阶梯性,所设置的程序没有引入循序渐进,这也是导致活动效果不能持久的原因。

针对各年龄段的学生群体,以心智成熟程度分层设置德育目标,不要一上来就要学生达到精神理论的高度。

从触手可及的小事入手,由低到高、不断发展,既有理想主义的铺设,又具现实生活的可操作性。脚踏实地、展望未来,一次次把遥不可及的梦想变为现实。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说教者属性,限制了学生打开心灵的机会。我们要淡化教育痕迹,以平等的沟通与探讨,一起在宽容、温馨的教学环境获得德性。要始终相信,表扬与鼓励的力量胜于批评与处分。

当然,一次不良事件的发生,我们要深究其背后所隐射的心理问题,在大庭广众之下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从心理和行为等多方面分析原因。

要善于发现、培养学生的兴趣,利用课余时间走进他们的交流空间,帮他们树立正确、积极的价值观,不能只管学习成绩,却对他们的内心想法不管不顾。

我们也要敏锐地发现社会信息的内容与传播方向,抵制和消除不良的信息干扰,有选择地调节社会因素的影响范围,争取让学生朝着理想社会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在个人成长的道路上,成年人的目光总会有缺席,这时候提早帮学生树立良好行为的习惯至关重要。

真正的教育就是自我教育,让学生通过写日记、设立座右铭等方式进行“道德长跑”,时刻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独立生活、不断完善,达到“不教之教”的最终目的。

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无法规避的责任。在这一点上,我们的思维要超脱学校的围墙,做好学生终身发展的启蒙引导的职业角色。

共同期盼他们在健康、活泼的环境中成长,以高素质形象投入到追求远大理想、建设美好家园的浩荡队伍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朱永新教授《我心中的理想德育》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pgxk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