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二十一:从“合科教学”到“综合教学” ——

《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二十一:从“合科教学”到“综合教学” ——

作者: 54国庆 | 来源:发表于2018-05-27 22:32 被阅读0次

“合科教学”(又译“合科学习”、“整体学习”)是在批判“分科教学”基础上确立起来的旨在综合学校课程的全部(或一部分)而倡导的新型教学方式,在20世纪初盛行于德、美、日等国。

一、日本合科教学的传统与发展

(一)战前合科教学的传统

“合科”这一术语是从1920年(大正九年)前后在日本教育界开始使用的恐怕是源于德语的Gesamtumterricht的译语。然而,在发展日本的合科教学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的人物是奈良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奈良附小)的主事木下竹次,他的学校成了从实践上探讨合科教学模式运动的圣地。他批判“他律性教育”,倡导“自律性教育”。木下的“学习法”是旨在全一地驱动发展着的生命,并且实现这种生命的全一的发展。因此可以谓之“合科教学”。在木下所设想的合科学习中,早期是极力避免就同一题材让全班儿童学习的。注重儿童的学习生活环境、使儿童各自生活,从各种环境中接受学习指导为目的。木下的 “合科”不是单纯地将几门学科合并起来,而是要实现“全一的生活”。生活与学习的统一正是木下所追求的目的。

(二)战后合科学习的展开

战后的新教育倡导“讨论法”、“问题法”、“设计法”、“道尔顿制” 等等。这些学习方式统统被称为“自主学习”,旨在形成儿童的“自学态度”;旨在选取以儿童的生活问题组织为学习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体现了方法上立足于“自学主义”,内容上立足于“生活化”的原则。战后最早采取的综合学习方式,就是以这种“自学主义”为基础的学习方式与内容组织构成的“生活主义”主张。根据“生活经验主义教育理论”,强调从主体“经验”的连续成长的观点出发,追求主客体统一的人格形成过程。核心课程论旨在依据生活经验综合学科,早期它由两种课程形态组成:中心课程(核心课程)与周边课程(基础课程)的同心圆结构,进一步发展为“三层四领域”的课程结构论。战后综合(合科)学习的展开,其典型就是社会科(或理论)的演变。

二、“综合学习”的发展与评议

第一,关于“综合学习”的目标。认知面、情意面、行为面,从十所研究开发校的全部单元(402个单元)看,分别占46%、52%、50%,大体相等。在此基础上,落实旨在“以现行学科的重建为前提的综合学习”的课程构想,强调“应当谋求包括了认知侧面、情意侧面的综合目标的实现”。亦即,“综合学习”应当超越“分科学习”,在学习者的认知侧面、情意侧面、行为侧面方面进一步综合地加以实现。

第二,关于“综合学习的内容构成”。现行学科的内容,联系综合学习目标加以重建。一般地说,同社会科、理科、图画・劳作科、道德及特别活动等等方面关系密切的题材、内容,容易作为综合学习的内容来处理。从10所研究开发校的402个单元看,综合学习的现有学科构成模式,以理科为中心,图工、特别活动、社会科、国语等单元数占21%;以社会为中心,国语、辫工、特活、理科等占18%;以特别活动为中心,图画、国语、体育、音乐等占17%,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以理科、社会、特活的各自的内容为核心,加上国语、图画、势作、特活、社会,理科、体育、音乐等的内容构成单元居多。

“分科学习”与“合科学习”、“综合学习”课程是异质的。如何协调“分科学习”与“合科(综合)学习”,其决定性的依据是同儿童发展的关系。这也是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依据。合科学习有利于调动儿童的学习兴趣,形成自学态度;可以超越学科,培养基本能力和创造性、自主性;可以有效地保障各门学科目标的实现及学业的成功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二十一:从“合科教学”到“综合教学” ——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pii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