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一条消息让原本沉寂很久的大学同学群炸开了锅。
打开链接,是来自广州日报的一篇文章—《副镇长开滴滴被查:当天就赚了4块钱,我给公务员丢脸了》。
由于专业原因,我的大学同学90%以上都是公务员。大家感慨之余,纷纷调侃:“幸亏没有去开滴滴”。
1.
被查的副镇长叫洪升,38岁,任职于安徽省歙县王村镇,每月工资3000元。他和大多数中年人一样,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再加上自己生病欠了1.5万元外债,使得原本就不宽裕的生活捉禁见肘。
从今年5月中旬开始,他注册了滴滴网络约车平台,利用下班时间开网约车赚钱补贴家用。截止6月15日被查,他总共开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赚了不到3000块钱。
被查当天,他本来准备到县委党校参加会议,顺路去送文件县政府。驾车途中,手机上的滴滴打车软件发来一个约车的单子,他因为顺路,就接了单。
没想到乘客一下车,几辆出租车开过来将他围住,随后运管部门赶到,对他的车进行了查处,后来他又因此事被纪委叫去调查。
此后几天,这件事持续在网上发酵。出人意料的是,网友们不仅没有谴责他,反而同情、理解和支持他。
网友的评价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而且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说这位镇长家庭条件比较困难,要赡养老人、抚养孩子、治病等背景信息,所以很多人倾向于同情他,从他的立场上发声,而不能理性地看待这一社会现象。
目前,对洪升的处理结果还没有对外公布。根据《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不得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在外兼职需要报备,而且不能领取报酬。
法律是最低的行为准则,洪升开网约车是以盈利为目的兼职,而且没有向单位报备,违反了法律规定,可以预见他将会面临一定行政处罚。
2.
有人说,体制就是围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
前几天,一篇题为《我那些吃饭从不买单的公务员同学》的文章在朋友圈广泛流传。然而,作为一个在体制内生活了8年的人,我没有点赞,也没有转发。
诚然,文章对基层公务员的工作、生活状况、工资收入有比较客观的描述,然而也不能排除作者利用社会痛点来博人眼球、赚取流量的目的。
事实上许多人对公务员的看法,还停留在上个世纪90年代。对于公务员的工资收入状况,多是通过道听途说和几个负面报道构建起来的。真实的公务员到底在干什么,他们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全国各地公务员实际工资水平差距较大,一般东南沿海多一点,西北地区少一点。但就当地总体经济收入水平来说,公务员处于中等水平,既不是灰色收入拿到手软的贪官污吏,同样也不是文中描述的穷到需要被限制买单的低收入群体。
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们的职业选择越来越多样化,在众多职业当中,选择作公务员的有看重稳定收入的现实主义者,也有为了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主义者,更多人是兼而有之,而不是单一的、平面的。
每个人都有享受现代谁会所带来的充裕物质生活的权利。公务员也不例外,去掉社会为他们贴的标签,他们也是要养家糊口还房贷的普通人。
许多公务员尤其是年轻人不甘心拿一份吃不饱饿不死的工资,想通过合法兼职来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这种想法无可厚非。
3.
狄更斯曾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
当副镇长因开滴滴被查的时候,他的同行却早已搭上了互联网的列车,通过知识产权变现实现了财务自由,名利双收。
近日,一则关于石悦同志拟任山东省政府办公厅综合处处长的《任职公示》在网上热传。“石悦”正是畅销书《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
凭借著作《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不仅收获了4100万元高额版税,更一举成名,成了的著名网络作家。他以575万元的年度版税收入,荣登“2011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8位。
当年明月的成功不是个例。 今年4月,由《华西都市报》、大星文化、作家榜阅读APP重磅发布的第12届作家榜之“网络作家榜”中,来自厦门的女作家藤萍,以2500万元的版税,挤进大名单中的第九名。藤萍,原名叶萍萍,是厦门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的一名普通民警。
同样是公务员,洪升冒着违法违纪的风险开网约车赚取微薄收入,而当年明月和藤萍却能凭合法途径赚得盆满钵满,除去个人能力的差距,思想观念决定是造成巨大差距的直接原因。
也许当年明月和藤萍的成功不能被复制,但可以给想通过兼职来改善收入状况的公务员朋友们一定的启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