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共鸣”的影响

“共鸣”的影响

作者: 梅美生活1 | 来源:发表于2021-02-14 21:00 被阅读0次

    在《社会心理学》中,有一种现象称为群体思维,具体而言就是群体决策中人们为了维护群体的和睦而压制异议。这让我产生了更为深刻的思考: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中少数人的意见具体详细聆听的必要性。如果不觉得必要,世界中那些随波逐流顺大势者为何不会被赞扬,少数派却得到了人们的讴歌与赞颂?

    2019年的电影《决战中途岛》以及之前的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历史事件中,当美国加入了二战时,事件发生的前几个星期,夏威夷军事指挥收到了一条可靠的消息:日本计划袭击美国在太平洋上的某个军事据点。

    之后军事情报失去了与日本航空母舰的无线电联系,那时航空母舰径直朝夏威夷前进。空中侦察队本来应该能侦查出航空母舰的位置或者至少发出几分钟的警报。但是自以为是的司令员们完全无动于衷。

    而珍珠港的总指挥基梅尔得知他们已经失去与日本航空母舰的无线电联系后,还开玩笑说:“或许日本人打算绕檀香山转一圈。”事实上,日本人确实这样做了,但基梅尔对这种想法的嘲讽使人们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实。结果是:直到日军开始对这个毫无防备的基地发动空袭,警报才被拉响。袭击后美军损失了18艘舰艇、170架飞机以及2400位军人的生命。

    这种无懈可击的错觉和群体道义毋庸置疑的思维往往导致群体成员高估群体的力量和权力。

    而之后中途岛战役美军之所以取得了胜利正是因为美军吸取了珍珠港的重大决策失误的教训,美军高级指挥官重视并且听取了一位少数派的意见,发觉了日本海军的计划并很好的破译了日军的密码,审慎并果断决策,再配合战术运用,获得了中途岛战役的胜利。

    所以,通过这些我们需要反思的是:群体的决策往往使我们的观点极化,可能会压制异议,产生出导致灾难性的决策一致性的群体思维。

    现今社会,如果一切都要以牺牲为代价作为警醒并唤起人们的良知与作为,那么这个代价将是不可估量的。有一位“知乎”的评论者“今天道”的网友说的一段话让我感同身受:对于那些因呼喊换来审判,因奔走换来嘲笑,因抗争换来唾弃的先知,民众的这种辜负最为寒心。有多少时代,往往配不上曾经产生的那伟大的人。

    我希望我们在源头决策时,能做到:

    1. 公正-不偏向任何立场。

    2. 重视批评性的评价。

    3. 有时可以将群体划分为几个小组,然后再重组在一起表达不同的意见。

    4. 欢迎局外的专家和伙伴提出建议。

    5. 在实施以前,召开“第二次机会”的会议,让大家畅所欲言。

    群体有时候可以极其糟糕,也可以极其美好,希望我们能明智而有目的地选择我们的群体。比起帮助,也许“共鸣”一词,未来将会影响深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共鸣”的影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pkux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