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人:这一生,她何曾做过自已?
1
花珍珠从小父亲早逝,家里只有母亲和哥哥,因为太穷吃不上饭,袭人就被卖到了贾府。先侍侯贾母再侍候湘云最后侍候宝玉,她的名字也被宝玉依“花气袭人知昼暖”改为花袭人。
元宵节的夜晚,袭人和鸳鸯两个刚刚失去母亲的女孩,在众人的喧哗中躲过繁华,面对面地歪在地炕上,聊了一晚上的知心话,既温暖,又凄凉。
旁人的繁华,往往更能激起可怜之人潜藏在心中的孤寂!袭人和鸳鸯两个孤苦的女孩子,在别人热热闹闹的团圆里,更加思念自己的亲人,尤其是自己的母亲。
“袭人怎么不见了?她如今也有些拿大了,单支使小女孩出来!”
贾母还算是个慈眉善目的老人,但身居高位的她自是免不了一惯的指使气颐,对袭人的缺席颇有不满。其实,世上没有那么多的感同身受,老太太哪能体会这种小丫鬟刚刚失去母亲的凄凉。
贾母指责袭人“拿大”,是带讽刺意味的。前不久,袭人的母亲去世,凤姐按王夫人的授意,给袭人好好地打扮一番,让她以姨娘的身份回家祭母。这让贾母不乐意了,因为贾母更愿意晴雯做宝玉的姨娘,才话里话外透着难听。
更重要的是,贾母对袭人的刻薄里暗藏了她对王夫人瞒天过海的质问。
这婆媳俩,贾母喜欢黛玉与晴雯,而王夫人更喜欢宝钗与袭人。看似恭恭敬敬的外表里,却暗藏着彼此间的较劲。袭人作为丫鬟,免不了成为贾母打击的靶子,正如晴雯也成了王夫人与之较劲的牺牲品。
袭人的一生,最具争议的就是她的姨娘梦了,有人对之持贬意。
经历过贫穷,经历过卑贱,经历过白眼冷遇的人会在对比中更懂得珍惜得来的不易。
我与春风老师的观点一致。正所谓“没有经过高山,就不知道平地”。对于社会底层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更远的鸿鹄之志,吃饱穿暖是当下最迫切的问题,太高的目标实现不了,也够不着。以袭人的出生背景,能当上小姨娘就是她最大的造化了!
袭人有自知之明,她卑微的岀身卡死了宝玉正室的位置,大户人家姨娘的身份似乎是专为她们这种身份的人设置的门槛,努努力也可能实现的。“梦想一定要有,万一实现了呢”,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相比现在那些年纪轻轻就嫁给爷爷辈的女子,我觉得袭人的择偶观要正很多。贾宝玉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是个正宗的高富帅,连黛玉宝钗这样的千金小姐都心生向往之,更何况是袭人这样的丫鬟呢!
“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正值芳龄的袭人对宝玉心生爱慕也没什么不对。只不过,她的爱慕之情在与贾宝玉偷试云雨情之后,才正式转为姨娘梦。对于袭人来说,那个位置越来越近,她渴望得到也是自然的。
2
那一日,宝玉挨打后,王夫人召唤一个跟宝玉的人来问话,袭人想了想,就亲自来了。王夫人想求证贾环是不是在老爷面前说了什么话导致宝玉挨了打,袭人直接否认:“我倒是没听见过!”
由此可见,袭人是个处事得体、恪守本份的丫鬟,她不愿搬弄是非,不愿搅入他人的口舌之中,这让王夫人比较满意。
当然,袭人也有圆滑的一面。她深知王夫人作为宝玉的母亲最担心什么,就拿此说事:
“论理,我们二爷也须得老爷教训两顿,若老爷再不管,将来不知做出什么事来……以后,还是叫二爷搬回园子外住,园子的姑娘们都大了,若住一处起坐不方便,由不得叫人悬心,若差错一星半点的,二爷一生的名声品行就毁了。”
瞧这高度,都上升到二爷的名声与品行了,这是老母亲才会操的心哪!这让袭人更加被王夫人看重,多么善解人意的姑娘啊!既成熟又稳重,年纪轻轻的考虑事情那么周全,这不正是自己最担心的吗!王夫人对袭人的好感,顿时直线上升!
“我的儿!亏了你也明白这话,和我的心一样……”
如此一来,袭人成了王夫人最放心的丫鬟,当下许诺把宝玉交给袭人,将来不会亏待她,还说保全了宝玉就是保全了自己。这是一种怎样的信任啊,其间也包含了王夫人对袭人的肯定!
两个女人就这样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袭人依靠王夫人成功上位,有了准姨娘的身份,才有了前面所说的王熙凤把袭人隆重地打扮一番,让其荣返故里。
有人说袭人是心机女。试想,如果不是袭人平时对宝玉的细心周到,恪尽职守,单凭耍点嘴皮子,王夫人就会信?要知道,王夫人不是傻子!
为了不负王夫人的信任,也为了自己能顺利登上姨娘的位置,袭人对宝玉照顾得更加尽心了,像母亲像姐姐像妻子,以爱的名誉对宝玉织成了一张网。“望夫成龙”成了袭人的一片苦心,殊不知,“网中”的宝玉像个叛逆的孩子,心却离袭人越来越远。
虽然,袭人和宝玉有了肌肤之亲,宝玉对袭人也很依赖,但那是一种类似于孩子对母亲无微不至照顾上的依赖,但在精神层面上,宝玉跟黛玉、跟晴雯才可以毫无压力地畅所欲言无话不谈。
3
“那睛雯是个什么东西?就费这样心思,比出这些正经人来!还有一说,她纵好,也灭不过我的次序去。便是这海棠,也该先来比我,还轮不到她!”
这是袭人很少放出的狠话。因为宝玉用“孔子庙前之桧,诸葛祠前之柏,岳武穆坟前之松”来表明死去的半棵海棠暗示了晴雯的死,而袭人觉得晴雯是丫鬟,不可与孔子诸葛相提并论。但在宝玉眼里就可以相提并论,因为他们同属生命!
“便是这海棠,也该先来比我,还轮不到她!”这话听着是有些刻薄,但袭人作为封建制度的受害者,三六九等的界线在她心里划得最清楚,即使是丫鬟也得有等级:她是准姨娘的身份,自然是一等丫鬟,晴雯是二等丫鬟,然后是麝月、秋纹,最后是院子打杂的丫鬟们。袭人说这话是遵循了“理所当然”的三六九等、长幼有序,但听着确实不入耳,再怎么说晴雯也是一起长大的姐妹。
袭人在向准姨娘过渡的历程中,加入了功名利禄的成份,那颗本就清澈透明的珍珠,慢慢地变成了死珠子,再慢慢地向鱼眼晴靠拢。而宝玉,只喜欢单纯的珍珠。
4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曹公的判词中,早就写好了袭人的结局:在宝玉娶了宝钗后,袭人嫁给了贾玉菡,袭人的姨娘梦彻底破灭!
性格和顺的袭人素有贤袭人之称,她对宝玉的照顾是无微不至的,是唯主独尊,她的骨子里透着她的奴性,花袭人的一生也是顺从的一生。
袭人的结局虽不圆满,但相比黛玉、晴雯和其她姑娘的早逝,袭人又是幸运的,她的苦是埋在心间对宝玉求而不得的苦。
少年时期看87版的红楼剧,总希望落魄的宝玉与袭人在一起。现在想来,应该是少年时期的我觉得败落的贾宝玉太可怜了,而袭人能够像母亲、像姐姐般地照顾他、陪伴他。我甚至觉得,除了袭人,世间再无第二个会对宝玉那么好的人!
小孩子的目光终究是短浅的,那时的我只在意了宝玉在吃喝上的满足,而忽略了他在精神上的追求。
“谁知公子无缘”,自然地成了袭人一生最大的遗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