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这一年,我做过最打脸的事情。
就是成为了一名出纳。
还记得5年前毕业的时候,我心里一直在告诉自己,我一定不会做财务工作。
因为大学学习的经历,以及对自身起伏性格的了解,我肤浅的认为,我是不适合做这类工作的。
那个时候年轻澎湃的我,听不到长辈的话。
未曾理解家人朋友对自己的意义。
因为从小就辗转多地,人际关系的热度总是停留在某一阶段。
自己对于维持某种关系,也并不热衷和擅长。
我脑海中总认为,人的终极总是孤单的,我们不过是彼此做一个伴。
在开心时分享喜悦,在伤悲时给予慰藉。
在平淡的流年里,互相见证彼此的变化和成长。
留下来的那几个,都是认识十多年的挚友。
平时不怎么联系,但是在一起依然没有陌生感。
我想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自身缺失的某一部分。
当我们心中有热切想达成的目标,那个时候的自己,就会像一台火热燃烧的发动机。
从里到外散发着阳光和热量。
那是我十七岁时,想成为一个写作者的样子。
是曾经想打好一场篮球赛的热情。
是想扮演好一个班干部的角色。
是想做好一个社团的初衷。
也曾对美好的设计有过热衷。
是想在第一次工作的时候,努力奋进,成为耀眼的新手。
是把成为自我的独特,放在首位,那个洒脱沉静的自己。
但是少年认知的肤浅,在复杂的事实和生活面前,
就像美丽的粉红气泡,轻易就被戳破。
当我们发现同事关系不想最初那样单纯。
但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与同伴渐行渐远。
当开始怀念无忧无虑,快乐的童年。
我开始与这个世界保持距离。
并且最终迷失了自己的初心。
这一两年我活在某种迷茫的困顿里。
去北京,到底是逃离过去沉重的记忆,还是真的知道自己的目的,想要换个环境开天辟地?
我无法战胜自己的软弱,不论是来自于身体的不适应,无法应对自己难以处理的人际关系。
我越发意识到自己的普通和平庸。
我难以对过去的自我,保持热情。
我就这样心安理得的做了自己过去认为不会从事的工作。
因为我心中没有其他期盼。
学校的日子,规律也简单。
闲暇的时间多了,忙起来也能能够熬夜到清晨。
我很感谢在过去的日子里,陪伴过我的那个女孩。
尽管我身心处于一个迷茫困顿的状态,但我们也曾竭力让对方感受过快乐。
是我迷失了自己的航向,因此躲在彼此营造出的,温柔的小天地里。
以为这样就可以逃避现实。
当一个人没有其他想法时,好像就会渴望在某种关系上取得瞩目。
尽管比她年长,却没有她懂得做人的道理。
是我对自身的无力,束缚了她。
但我仍要感谢你。这个朋友。
如果没有这一段短暂的旅途,我想我究竟,还是意识不到问题的根源。
我丢失了自己的世界,又怎能让你开心。
我应该去创造我的未来和一方天地。
而不是画地为牢,把自己所有挫败的情绪,加之到你的身上。
忘了你不过是一个,一直被照顾,刚刚踏入社会的女孩。
我对此抱有深深的歉意。
我仍然在继续我钟摆一样的人生。
因为我眼前依然是迷雾一片。
我只是很感谢那些陪伴过我的朋友。
我想,未来仍然是孤单的。
但我不害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