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避坑,这件事情我们每个人都在时刻准备着,也时常会从一个坑再掉到另一个坑。我们想法设法想要避开每一个坑,让自己一直能够顺风顺水,为了避坑这件事,似乎乐此不疲。
人都有趋利避害的心理,往往都不会选择那些一看就知道让自己处理麻烦,徒增烦恼的事情来做。在我们以往固有的意识中,一直认为,要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受益,最好让自己能够符合预期的跳过横在你前面的坑。
我们坚持己见的,认为是对的事情,一定就是对的吗?也不尽然,一个人的视野能够看得多远,不在于他的角度,而在于他站的高度。一个人处于山脚下和一个处于山顶上的人,看到的事物注定是不一样。想要有更远的视野,必须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认知范围,垒起来自己的基石,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02
记得有一则新闻报道,前一天下过大雨,路面有很多积水,一位骑自行车的人,为了躲避路旁的凹坑里的积水,突然调转车头转向,被后面急速开过来的公交车立即撞上,骑车的人当场抢救无效。这件事情我听完,感触很深:很多人下意识的习惯,为了“避坑”条件反射立马做出一些让自己追悔莫及的事情,往往得不偿失。
经常在路上骑车或者开车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的经验,比如,前面有个井盖,或者前面的路有一块凹凸不平的路面,人们一定会优先绕开这些不那么平坦的路面。这件看起来是一件不那么重要的事情,我却一直记在心里。
我自己之后开车的时候,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在前面的路上看到一个不是非避不可的坑,我选择的是直接径直开过去,不会特意避开这些无关紧要的地方。在高速开车或者车流量大的地方,前面的车轻易的变道,后车如果跟车太近,很容易就发生交通事故。在高速行进的路上,为了安全,有些不是非避不可的坑,真的没有必要刻意避开。
03
日常工作中,我一开始也是非常的抗拒问题,自己为什么遇到的坑这么多,一个接着一个很是郁闷。但是随时时间的推移,工作经历的越多就越发现,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越多,这也使得我不得不去解决这些问题,也会让我主动思考的更多。遇到的坑越多,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成长的也就会越快,这是我之后从解决问题中思考得来的。
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
工作中多一些坑,有时候会让人抓狂,可能会想为啥遇到这些坑的人都是我,想明白了前面说的这个道理,之后遇到的问题反而会让我兴奋起来。每一次遇到的新问题,我就知道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机会又来了。如果项目中需要招聘人员,我在面试中,考察一个人的专业能力之外,会重点考察这个人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就是解决问题的思路或者排查问题的方法,可以侧面反映这个人潜力。如果不是在无数的实际踩坑的经验中得出的方法,只会让人觉得虚而不实。
04
一个企业的抗风险能力,绝对不是在一帆风顺的情况下可以培养出来的,每一个优秀的公司背后或多或少都经历过生死阶段。伟大的公司之所以伟大,一定是历经坎坷,直面困难。
如果只是眼盯着其他公司怎么成功的,一股脑的追寻成功,而不是脚踏实地的专注于解决自己企业遇到的问题,看过再多的商业成功案例,都于事无补。成功的企业,之所以成功,不是照着已经成功的企业学来的,每个企业有自己的使命和成功的道路,一定是靠自己走出来的,绝不是仅凭学习成功案例就能够让一家企业走向成功。
只有不断的遇到问题,遇到挑战,在问题中摸索,一边解决问题,一边寻找新的出路,踩过的坑多了,自身的抗打击能力就会变得越强。企业需要形成自己核心业务的护城河,这些是前人教不出来的,面对的问题不一样,或者老问题出现的时代不一样,还是需要新的方法来应对。
避坑,就是个坑。踩坑,就是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