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想写美团和京东了,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近期看了 美团和京东的自传书籍。想通过写作总结一下自己在这两本书中看到一个优秀企业共同的经历和共同的成功之道,还有所犯的错误 。甚至偷懒不去思考的摘抄一下读完这两本书后划的共鸣之处。
先写京东吧,因为先看完的是京东这本书《创京东》,京东的有五个重要的战略点。
第一是:刘强东在中关村门面创业开始就一直秉行的正品行货正规发票,不为短期利益而放弃自己的初心和品质。那时候的中关村水货A货盛行一本万利的时代,谁能守住初心,违背人性,抵挡诱惑,这就是京东的初心和创业坚固的基石。这就是为什么京东越做越强,中关村数码已经不见踪迹的核心原因之一。因为消费者不是傻子,用户体验和口碑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一旦形成品牌和口碑就是核武器。
第二是:在非典期间刘强东开始尝试线上业务,刚开始通过论坛BBS的方式接触客户然后通过电话QQ与客户沟通。因为非典这个“危”让通过线下门店售卖的公司看到了线上销售的“机”,当线上客户不断增多后刘京东开始自建网上商城,这就是京东商城的雏形。
第三是:京东商城刚开始是以3C电子数码产品这一个垂直品类开始线上售卖,随着外在竞争格局的变化和京东自己用户的反馈,刘京东觉得如果一个客户因为想买一个手机来到京东,但是还想买其他品类的产品却发现京东商城没有,那么这个客户就会去淘宝买,这种用户体验是不行的。所以在这种契机下,刘强东开始扩展产品品类做一个综合性的网上商城。
第四是:因为京东商城购买大件数码和家用电器的客户投诉和反馈物流的运输体验非常的差,当刘强东看到这一客户反馈后,不顾投资人和其他高管的反对毅然决然的决定京东商城自建物流就是今天的京东物流,也成了今天京东购物送货快和用户体验好评的核心之一。刘强东引以为豪曾说过:如果中国只剩两家快递公司一个是顺丰另一个就是京东物流。
第五是:京东这家是属于零售行业,对于零售行业是非常提升产品周转效率的,京东的货物周转周期应该是零售行业最快的和效率最高的,这得益于京东的强大而新进的技术后台支撑。
这是我自己看完这本书总结的五个重要的战略规划及转折,接下来摘抄些《创京东》书中引起共鸣的段落和思想。
1.中国的经济转型,在于创新在于通过股权融资这一创新最重要的动力去推动创业者用新技术、新模式进行商业变革。所有用户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所有效率低下、交易成本过高的、所有被监管过度的领域在未来都有被创新颠覆的可能。
2.刘强东意识到,“最近一二十年来所有的创新模式,都跟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有关。要么交易成本更低,要么交易效率更高,二者必居其一,新的模式才能够生存发展。如果这两点都达不到,所有创新都没有意义”
3.重资产模式正是这几年涌出的创业公司的特点,纯粹的轻公司,商业价值越来越低。原来是苦逼的,被人嘲笑的活,现在变成了必须做的、无法绕过的事情。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就像美国攻击伊拉克,先用空中力量打击伊拉克的军事力量,但最终还是需要地面部队推进。
4.有一点深植在京东骨子里,并支撑京东员工激情奋斗的,那就是,刘强东创造了一个相对公平公正的环境,让有能力的人能够通过业绩获得相对公平的回报,包括收入、职位于地位。
5.价格站的原则是,不要拿自己的主力部队与对方的小分队作战,图书不是京东的主业,打得对方不痛不痒,要打就打他的命根子,直刺心窝。
6.针对“京东物流”的质疑,书中写到:如果每一件事每个人都觉得可能做成,那做成的价值就很低,只有做成别人认为不可能做成的事情,那才真正有价值。
7.创业者要有死磕的精神,从某种程度上说,执行比战略更重要,持之以恒地认准了,不断地干,坚持得久,付出得多,总会比别人走得更远一点。
8.坑挖得深不算牛,爬出来才算牛。
9.这4年的成长,“在京东,你一定要学会沉浮,该沉下来的时候一定要沉,该浮的时候一定要浮,不能让自己的心一直浮着”
10.京东之所以能做成,是因为京东能让员工拼搏。
11.现代管理强调的是共识和共享,先有共识才能有共享。
12.为自己设定一个足够遥远、足够巨大的目标,以终为始,设定自己若干年内该完成的步骤,心无旁骛,全力以赴,其他无关的枝丫,全部都砍掉。
13.这一点对我至关重要,挑毛病不是学习心态,会让你们失去谦卑之心,从而失去最宝贵的学习机会。
希望这篇文章自己能常看,以此为鉴,努力奋斗。
网友评论